酬刘子至
寄来书一纸,别后喜安和。
想见清高极,吟成秋思多。
山头灵运立,月下谪仙歌。
共是江湖客,斜阳各晒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寄来一封信,道别后平安喜乐。
想象那超然世外的清高,秋天里的思绪纷纷。
山头上站着潇洒的谢灵运,月亮下李白放声歌唱。
我们都是江湖上漂泊的人,夕阳下各自披着蓑衣晒太阳。
去完善
释义
1. "寄来书一纸":指刘子至寄来的一封信。纸,古代书写材料,此处借指信件。
2. "别后喜安和":离别之后很高兴听到你的平安和顺。安和,平安和睦。
3. "想见清高极":想象着你清廉高洁的品质达到极致。清高,清正廉洁,品德高尚。
4. "吟成秋思多":吟咏出许多秋天的思绪。吟,吟咏诗歌。秋思,秋天的思绪。
5. "山头灵运立":山头上站着晋代的诗人谢灵运。灵运,谢灵运的别号,东晋末年文学家。
6. "月下谪仙歌":月亮下传来被贬谪的仙人唱的歌。谪仙,被贬谪的仙人,这里指唐代诗人李白。
7. "共是江湖客":我们都是漂泊在江湖的游子。江湖,泛指四方各地,社会。
8. "斜阳各晒蓑":夕阳下各自晾晒蓑衣。蓑,蓑衣,用草制成的雨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酬刘子至”,即是对友人刘子至的回信或答诗。诗人首先表达了收到友人来信的喜悦,然后以清高、秋思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和对秋季感怀的抒发。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分别用灵运和谪仙两位古代著名文人的形象来形容自己的理想境界和友人的才华横溢。最后,诗人以江湖客的形象,与友人共享夕阳下的宁静时光,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酬刘子至》,是南宋诗人薛师石所创作的诗歌。薛师石生活在南宋末年的乱世之中,时值金兵南侵,政局动荡不安。然而他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一颗坚定的心,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薛师石生活艰苦,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富有人生哲理,以此表达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此外,他的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在薛师石所处的时代,南宋末期正处于金兵南侵、政局动荡的艰难时期。朝廷腐朽,外敌入侵,民生疾苦,这些时代背景都为薛师石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于民众苦难的关切。这种深沉的家国情怀,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价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