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潘母

标题包含
挽潘母
独玩隔厅月,凄凉三十年。 渺然儒素业,翻以母仪传。 生计无中有,衰龄病后延。 谁为市贞石,高刻墓之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赏玩隔着厅堂的月光,心境凄凉已经过去了三十个年头。 儒家之道如浩渺烟波,却以母亲的品行传承下来。 生活生计原本一无所有,年迈体衰之后日子更加艰难。 谁能为我购买一块坚硬的石头,在墓前深深刻上我的名字。
去完善
释义
1. 独玩隔厅月:独自一人赏玩着相隔的厅堂之月光。这里"独玩"意味着诗人独自一人在此处欣赏月光;"隔厅"表示厅堂与诗人的距离。 2. 凄凉三十年:指诗人在这三十年的时间里度过了一段孤独、凄惨的日子。 3. 渺然儒素业:指诗人以读书为事业,却未能成就功名。"渺然"表达出诗人对这种事业的失望情绪。 4. 母仪传:意指母亲的美德相传给下一代。"母仪"是指母亲的典范行为。 5. 生计无中有:生活没有规律,时而有无。这句表达诗人生活的状态。 6. 衰龄病后延:诗人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变差了。"衰龄"即老年;"病后延"则是疾病长期拖延不愈。 7. 市贞石:购买一块有纪念意义的石头。"市"是购买的意思;"贞石"代表坚硬不易磨损的石头,常常用来做墓碑。 8. 高刻墓之前:把这首诗的高尚品质永远铭记在墓前。
去完善
赏析
《挽潘母》这首诗表达了对潘母的哀悼之情和对她生平的怀念。诗中通过对“独玩隔厅月”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潘母孤单生活的同情;而“凄凉三十年”则意味着潘母度过了漫长而孤独的晚年。诗人通过描述潘母的儿子继承了她“儒素业”的美德,以及她在家庭中的良好品质,传达了潘母高尚的品质和母爱。最后两句,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为她树立一块墓碑,以表达对她的敬仰和悼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潘母》是宋代诗人薛师石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在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国之间的战争使得国家局势紧张,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薛师石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描绘了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景象,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人薛师石生活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战乱频繁,使得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薛师石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他对社会底层民众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他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希望唤起人们的关注,共同拯救这个苦难深重的时代。 在《挽潘母》这首诗中,薛师石以悼念潘母为契机,表达了对战争中丧生者的哀悼,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写道:“一寸丹心似铁顽,丁宁泪雨洗风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怒和对丧生者的深切哀悼。同时,他也通过诗句传递出对和平生活的期盼,希望能用泪水洗净战火,让民众重享安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