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道晖
昌黎铭最好,朋友更情深。
身没复何憾,家贫自不禁。
春山无死草,夏木有清阴。
为鬼诗还别,重来何处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昌黎碑记最精彩,友谊深厚情谊深。
死后又有什么遗憾,家中贫困无法控制。
春日山中有绿色草木,夏日树木有阴凉。
作为幽魂再写诗告别,再次相逢在何处寻找。
去完善
释义
昌黎:这里指的是韩愈的谥号。唐朝文学家韩愈被尊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曾大力提倡古文运动。
道晖:是徐铉的字。他出身世家,博学多才,尤擅诗文。但由于家庭贫寒,其才未能得到充分施展,一生沉抑下僚。
去完善
赏析
薛师石的这首诗,借悼念友人徐道晖之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死的达观态度。开篇两句“昌黎铭最好,朋友更情深”,将韩愈的碑铭作品比喻为最佳,以此来赞美友人的才情和人格,进一步强调友谊的可贵。接着以“身没复何憾,家贫自不禁”表达了逝者已矣、生者当自强的态度。而“春山无死草,夏木有清阴”则暗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表达出乐观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为鬼诗还别,重来何处寻”,更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看待生死离别,使得整首诗充盈着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徐道晖》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时值南宋晚期,国家动荡不安。在这首诗中,薛师石表达了对逝去的友人徐道晖的深切悼念。
薛师石生活在南宋末年,其人生经历较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考取功名。然而,他并未因此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反而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薛师石与徐道晖交往甚密,两人志同道合,相互鼓励。当得知徐道晖离世的消息时,薛师石悲痛万分,写下了这首《挽徐道晖》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外患不断。薛师石和徐道晖等人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这首诗通过表达对逝去友人的哀悼,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