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瞿溪
船泊溪西岸,人家见晚舂。
疎星寒有鴈,村寺夜无钟。
竹径通新店,茅柴煖病容。
农夫不相识,问我欲何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船停泊在西溪岸边,看到附近村庄的人们在黄昏时忙碌地舂米。
寒冷的天气里,稀疏的星光映照着南飞的大雁;夜幕降临,山村里的寺庙寂静无声,听不见钟声。
沿着竹林间的小路,可以通往新开的店铺;烧着茅草取暖,让病中的我感到些许暖意。
遇到的农夫不认识我,好奇地向我询问,想要知道我要去往何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宿:过夜。
2. 瞿溪: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北部。
3. 船泊:船只停泊。
4. 西岸:指瞿溪的西岸。
5. 人家:居民住宅。
6. 见晚舂:形容农户在黄昏时分劳作。晚舂,指农人在晚上进行的舂米工作。
7. 踈星:稀疏的星星。
8. 寒有鴈:寒冷的夜晚有大雁飞来。
9. 村寺:乡村的寺庙。
10. 无钟:没有钟声。可能因为夜深人静,寺庙不再敲钟。
11. 竹径:竹林中的小径。
12. 新店:未知具体地点,可能是附近的一个乡镇或村落。
13. 茅柴:简陋的房屋。
14. 煖病容:指温暖的房屋适合病人休息。
15. 农夫:农民。
16. 不相识:不认识我。
17. 欲何从:想要去哪里。
去完善
赏析
《宿瞿溪》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描绘乡村夜景的五言诗。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捕捉到舟泊、疏星、寒雁、村寺等景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乡野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通过与农夫的交谈,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向往宁静田园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瞿溪》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瞿溪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时间:公元1168年(南宋孝宗乾道四年)。
在该时间段内,薛师石的人生际遇较为曲折。他本是世家子弟,但因战乱而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曾投身军旅,后因厌倦战争而辞官归隐。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同时段内,时代背景主要是南宋时期,此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有所发展。但由于金兵入侵和内部矛盾,社会矛盾仍然尖锐。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选择隐居山林,追求精神上的超脱。薛师石便是其中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