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蒋肖韩赴弋阳

标题包含
送蒋肖韩赴弋阳
弋水桥边接长官,水晶山色让清寒。 共知雕弊今称剧,自倚廉勤道不难。 吏退早衙花谷静,鹤翔秋戺讼庭宽。 从来遇事无凝滞,应只忧民劳寸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弋水桥边接待上级领导,水晶山的景色让我感到清爽而凉爽。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世道艰难如同雕刻,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清廉勤奋就能度过难关。 官员们早早下班,花儿在山谷中静静地开放;仙鹤在秋天的台阶上飞翔,法庭显得格外宽敞。 一直以来,我处理事情都能毫无困难,只是担忧百姓们的疾苦和困扰。
去完善
释义
1. 弋水:即弋阳江,为长江的一条支流,流经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 2. 水晶山: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在地的一座山,因山色清澈而被称作“水晶山”。 3. 雕弊:指政务繁重、百姓生活贫困的状况。 4. 清寒:形容水的清澈透明与山的寒冷。 5. 早衙:唐代时每日早上举行的官员集会。 6. 花谷:指山谷间盛开的花朵,此处描述环境宁静优美。 7. 秋戺:秋日的台阶。 8. 讼庭:古代官署审理案件的地方。 9. 无凝滞:没有滞留、阻碍的事情发生。 10. 忧民劳寸丹:担忧百姓的痛苦辛劳,表示对人民的关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送蒋肖韩赴弋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蒋肖韩上任弋阳县令的祝福与期许。全诗通过描绘弋阳县的美景及友人的品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肯定和祝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弋水桥边接长官,水晶山色让清寒。”描述了弋阳县的地貌特征和水光山色,突出其自然环境的优美。同时,弋水桥边的长官交接,意味着新的县令上任,为下文铺垫。 颔联“共知雕弊今称剧,自倚廉勤道不难。”指出了当地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蒋肖韩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在诗歌中,“雕弊”意指社会问题严重,而“剧”则表现了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如此,诗人仍然坚信,只要有廉洁勤奋的品质,解决这些问题便不再是难事。 颈联“吏退早衙花谷静,鹤翔秋戺讼庭宽。”表达了诗人对蒋肖韩治理下的弋阳县的美好愿景。诗歌以“花谷静”和“鹤翔秋戺讼庭宽”表现弋阳县未来在蒋肖韩治理下将会呈现出一派宁静和谐的社会景象。 尾联“从来遇事无凝滞,应只忧民劳寸丹。”突出了蒋肖韩关爱民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诗人用“无凝滞”来形容蒋肖韩处理政务的干练果决,并通过“忧民劳寸丹”表达对蒋肖韩关心百姓疾苦的高度赞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送蒋肖韩赴弋阳》是南宋诗人薛师石在送别友人蒋肖韩时所作。薛师石生活在南宋晚期,这个时期战乱不断,国家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之间的友情就显得尤为珍贵。 据史书记载,薛师石和蒋肖韩两人交情甚好,时常一起切磋诗文、探讨学问。这一天,蒋肖韩收到任命书,需要离开故乡前往弋阳担任县令。临别之际,薛师石怀着不舍的心情为朋友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其未来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