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断桥

标题包含
断桥
独扶瘦杖欲经过,为问高僧意若何。 自倚神通能渡水,却言佛法本无多。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断桥: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断桥。这里是北宋诗人苏轼与白娘子传奇故事的发生地。 2. 高僧:此指佛教修行的高尚人士,此处也暗指济公活佛。 3. 神通:原指神仙、菩萨等神祇所具有的神奇力量,这里比喻法海和尚借助某种神奇之力能够穿越水流。 4. 佛法:指的是佛教教义及修行方法,这里寓意禅宗佛学主张的“无多”理念,即反对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提倡简朴生活及内心清净。
去完善
赏析
《断桥》这首诗,以“独扶瘦杖欲经过”开篇,以诗人的实际行动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然而,诗人并非独自一人,还有“为问高僧意若何”的对方。诗人与高僧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空间上的共在,还体现在心灵上的交流。接着,诗人通过描述高僧的行为:“自倚神通能渡水”,表达了对高僧敬仰之心。而最后一句“却言佛法本无多”则表现了诗人的思考——佛教教义的核心是强调人内心的修养和道德品质,而非外在形式的表面文章。此句使得全诗的主题更加深远,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断桥》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27-1279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动荡时期。 薛师石是一位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文人,他的家族世代为官。然而,在他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薛师石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但他无力改变现实,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抒发内心的愤懑之情。 在《断桥》这首诗中,薛师石通过对断桥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寓含着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忧虑。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展示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