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舒弟之官华亭
执手难为别,愁看去棹孤。
船官得闲散,春晚过皇都。
书附海人便,花添住屋图。
有时吟句稳,还忆老兄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握着你的手难以告别,满怀忧愁地看着孤独的船只离去。
船夫得到空闲休息,春天的尾声里驶过了繁华的城市。
书信随着海边的人儿寄来,花朵装点着居住的房屋。
有时候诗兴勃发灵感涌现,还会想起远方的老朋友啊。
去完善
释义
1. 子舒:诗人好友的字号。
2. 官华亭:到华亭县任官。华亭位于现今上海一带。
3. 执手:握着对方的手,表示亲昵的告别方式。
4. 为别:分别时的情景。
5. 愁看:满怀愁绪地望着。
6. 去棹孤:指船只离岸远去,孤独地离开。
7. 船官:乘船赴任的地方官员。
8. 闲散:较为轻松的工作状态。
9. 春晚:春天即将结束之时。
10. 皇都:指当时的京城临安(今杭州)。
11. 海人:沿海地区的人。
12. 书附:把信件托给。
13. 住屋图:描绘住所的画图。
14. 有时:偶尔。
15. 吟句:吟咏诗句。
16. 稳:稳妥,流畅。
17. 老兄:对朋友的尊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别之情以及友人在远方寄来的生活景况。诗的前两句“执手难为别,愁看去棹孤”抒发了诗人在临别时心中的不舍与担忧。接下来,通过“船官得闲散,春晚过皇都”两句,诗人想象着友人在华亭的生活场景,既有闲暇时刻的放松,又有繁忙中的从容。接下来的“书附海人便,花添住屋图”描绘出友人生活中的细节,家书伴随着海风而来,住所周围鲜花盛开,展现了友人的悠然自得。最后两句“有时吟句稳,还忆老兄无”则表达了诗人在思念友人之际,回顾往昔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子舒弟之官华亭》,是南宋诗人薛师石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薛师石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薛师石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创作了大量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这个时期,宋金对峙,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薛师石作为一个文人,无法直接参与政治斗争,但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
在创作这首诗时,薛师石的生活并不宽裕,他需要依靠教书为生。然而,他对弟弟子舒的感情深厚,得知子舒即将离开家乡,前往华亭任职,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担忧。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这种情感,同时也勉励子舒要尽忠职守,为国家和百姓做出应有的贡献。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