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瓜庐至日即事

标题包含
瓜庐至日即事
西山起还伏,插入万丈潭。 渔叟操桂棹,樵歌过草庵。 年荒酒味薄,天旱井泉甘。 不愿丘园贲,惟将易自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西山时而升起时而隐没,深入万丈深潭之中。渔夫操持着桂木做的船桨,樵夫唱山歌走过茅屋。在年成不好的时候酒的味道淡薄,在干旱的时候井水反而甘甜。我不想让庄园显赫繁荣,只想用易经来自我修炼。
去完善
释义
1. 西山:这里指诗人所在的瓜庐附近的山脉。 2. 起还伏:形容山势起伏不定。 3. 丈潭:万尺深潭。丈,长度单位,一丈约等于三尺或三米。 4. 渔叟:打鱼的老人。叟,老年男子。 5. 桂棹:船桨的美称。棹,船桨。 6. 樵歌:砍柴人的歌声。樵,砍柴。 7. 草庵:草屋。庵,小草屋。 8. 年荒:年景不好,收成不好的年份。荒,庄稼没有收成。 9. 天旱:天气干旱。旱,缺少雨水。 10. 井泉甘:井水因少雨而变得更加甘甜。甘,甜美。 11. 不愿丘园贲:不希望用丘园来形容自己的居所。丘园,田园。贲,装饰,美化。 12. 惟将易自参:只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参悟《易经》的哲理。易,《易经》;自参,自我参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无争的心态。首联“西山起还伏,插入万丈潭”,通过对西山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壮丽的景观。颔联“渔叟操桂棹,樵歌过草庵”,描绘了渔樵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颈联“年荒酒味薄,天旱井泉甘”,通过对比荒年和旱天的不同情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尾联“不愿丘园贲,惟将易自参”,表明了诗人淡泊名利、乐于归隐的心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田园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瓜庐至日即事》是南宋诗人薛师石的一首田园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236年冬至之时,正值南宋晚期,政局动荡不安,北方民族矛盾激化。诗人薛师石作为南宋遗民,面对国仇家恨,他在诗中表达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这一时期,薛师石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早年随父南渡,流寓浙江温州一带。中年以后,因战乱辗转流离,曾任职于地方政权。然而,好景不长,金兵南下,薛师石被迫回到故里,过起了隐居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乡邻友好相处,体验到了田间劳作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薛师石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家乡风貌的眷恋,以及对农耕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