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守上人归闽省亲

标题包含
寄守上人归闽省亲
从小服缁素,三衣竟不长。 心空无物碍,顶重有诗囊。 去与云相似,来期春未央。 家山指萱草,微笑奉高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薛师石,字景石,号瓜庐,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江苏苏州,是著名文人陆游的学生。 薛师石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风格独特,语言质朴,内容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历史人物、民间风俗等题材。他的作品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从小就穿起黑色的僧袍,身披的三件僧衣总是不够长。 心中空空如也毫无烦恼,头顶的重量却满载着诗囊。 外出游历与云朵相映成趣,归来之时期待春光无限。 家的方向指向那盛开的萱草花,微笑着献给我亲爱的双亲。
去完善
释义
《寄守上人归闽省亲》注释: 1. 小:小时候 2. 服缁素:缁,黑色;素,白色。佛教僧尼穿的衣服分为缁衣和素衣两种,这里指的是出家为僧。 3. 三衣:佛教僧尼的法衣,共有三种,即五条衣、七条衣和祖衣。这里指的是袈裟。 4. 不长:不长大,这里指身材不高。 5. 心空:心境虚空,形容心境宁静。 6. 无物碍:没有外物的干扰。 7. 顶重:头陀行的一种规定,表示对佛法的尊重。 8. 有诗囊:将诗歌装在袋子里,这里指诗人随身携带诗歌。 9. 去与云相似:指诗人出行时如云般自由。 10. 来期春未央:预计回来时春天还未结束。 11. 家山:故乡的山山水水。 12. 指萱草:萱草,又称忘忧草,古人常用于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这里指回家看望母亲。 13. 微笑:用微笑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14. 奉高堂:侍奉父母。
去完善
赏析
《寄守上人归闽省亲》是一首描绘僧人离家省亲的诗词。首联“从小服缁素,三衣竟不长”描绘了诗人从小的信仰和对僧袍的热爱;颔联“心空无物碍,顶重有诗囊”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和头顶的诗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心境;颈联“去与云相似,来期春未央”比喻诗人如行云般离去又如同春风般的归来;尾联“家山指萱草,微笑奉高堂”则表达了诗人归家的心情和对家人的深深关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形象,以及丰富的想象,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寄守上人归闽省亲》出自宋代诗人薛师石之手。诗人在寄给守上人的信件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对方即将回到故乡福建省亲的期许和祝愿。整首诗以送别、思念为主题,生动描绘了诗人在等待友人归来时的内心感受。 在创作此诗时,薛师石正身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儒家文化传统深厚,文人墨客往往流连于山水之间,抒发个人情感。薛师石亦是其中的一员,他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人生哲理的诗篇。 在诗歌所描述的时间段内,薛师石的个人际遇相对较为安定。他在闲暇之余,多结交朋友,与他们相互交流心得,共同欣赏自然美景。这首诗就是他与守上人交情深厚的见证。而在这位朋友准备离开故乡,回到福建探亲之际,薛师石深情地写下这首寄托自己情感的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