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半千宝运,瑞清朝、诞育人间英物。
暖律吹灰春到也,迟日光腾东壁。
婺女双溪,沈郎八咏,辉映皆冰雪。
储精毓秀,几年一个人杰。
须信和气随人,粉梅欺黛柳,娇春争发。
翠幕重重称寿处,莲炬蕙烟明灭。
鼎席犹虚,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
明年今夜,凤池应醉花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五千珍宝迎幸运,祥瑞的朝廷诞生众多英才。
温暖如律春的来临,阳光缓缓照耀东墙。
婺女双溪畔的美景,沈郎在八咏楼留下诗篇,一切景象如同冰雪般明亮。
积累精华培育秀美,数年出一个杰出人物。
需相信和煦之气跟随人们,梅花妆与杨柳依依,春日争艳斗发。
翠色帘幕重重遮挡,烛光忽明忽暗,香烟缭绕。
高贵席位依然空悬,皇帝时常挂念,对臣子饱含关怀。
明年的今天,凤凰池中将会因花好月圆而沉醉。
去完善
释义
1. 半千宝运:半千指五百的约数,寓意长寿;宝运指吉祥的天命。这里合起来就是祝福长寿吉祥的意思。
2. 瑞清朝:瑞朝,意为祥瑞的朝代,此处为南宋。
3. 诞育人间英物:诞生在人间的杰出人才。
4. 暖律吹灰春到也:暖律,春季回暖的节气;吹灰,古人用烧火的方式观察火候预测天气的一种方法,这里引申为春天的到来。
5. 迟日光腾东壁:迟日,春天的阳光;腾,照耀;东壁,东边墙壁,借指太阳升起的方向。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阳光在东边的天空照耀。
6. 婺女双溪:婺女,即婺女星,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双溪,金华双龙洞附近的两条溪流。这里是赞美女方出生地的美丽风光。
7. 沈郎八咏:沈郎,即南朝诗人沈约;八咏,指的是沈约的八首诗作。这是赞扬男方文采出众。
8. 储精毓秀:储精,积累精力;毓秀,孕育秀美的人才。这是赞美二人结合将产生优秀的后代。
9. 粉梅欺黛柳:粉梅,指淡粉色的梅花;黛柳,指绿柳。这句是描绘春天里的美好景色。
10. 翠幕重重称寿处:翠幕,绿色的帷幕;重重,层层叠叠;称寿,祝寿。这句话是在描绘为长辈祝寿的场景。
11. 莲炬蕙烟明灭:莲炬,莲花状的蜡烛;蕙烟,焚烧蕙草产生的烟雾。这句话是描述烛光和烟雾闪烁的景象。
12. 鼎席犹虚:鼎席,至尊之位;犹虚,仍然空缺。这句话是说上位者的位置尚无人坐。
13. 九重频念此:九重,天上的最高处,这里借指皇宫;频念此,频繁挂念此事。这句话是说皇帝经常关注选拔贤能之事。
14. 衮衣华发:衮衣,皇袍;华发,华丽的头发,这里指皇家的恩典。这句话是说皇家对人才的关怀和照顾。
15. 凤池应醉花月:凤池,凤凰池,古代皇宫禁苑中的一处水池;醉花月,沉醉在花草月色之中。这句话是说才人得志,尽享繁华盛世。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词牌是《念奴娇》,描述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对国家未来的展望。首句“半千宝运”以珍贵宝物的命运为喻,预示国家的繁荣昌盛。接下来的句子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成长的过程,突出了其才华横溢的特点。
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例如“婺女双溪,沈郎八咏,辉映皆冰雪”等。同时,通过“粉梅欺黛柳,娇春争发”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春天花朵竞相开放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认为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和气随人”,即顺应自然的规律。然后通过对庆祝场景的描绘,如“翠幕重重称寿处,莲炬蕙烟明灭”,展现了诗人对喜庆氛围的热爱。
诗人还通过“鼎席犹虚,九重频念此,衮衣华发”等诗句,传达了对自身责任的认识以及为国家付出的决心。最后,诗人对未来寄予厚望,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自己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辉煌成就。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示出诗人非凡的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南宋著名词人石孝友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期,大约在公元1185年至1200年之间。这一时期,南宋政权已经稳固,但社会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不断。
石孝友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几度沉沦。他在南渡后,因不满现实而隐逸江湖,以诗词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首《念奴娇》中,石孝友以豪放的情感,抒发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这一时期,南宋社会风气崇尚享乐,士大夫阶层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生活。然而,石孝友并没有被这种风潮所侵蚀,他始终坚守着文人应有的气节和操守。他在这首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念奴娇》这首词创作于南宋中期,这是一个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在这个背景下,石孝友以其独特的文学视角,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