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见花

标题包含
雨中见花
细雨歛轻尘,枝间态度新。 春疑天雨宝,寒怯地铺裀。 叶底含羞女,阑边倚醉人。 休将脂粉涴,一一是天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雨洒落收走轻微的尘土,树枝间透露出崭新的姿态。春天的到来让人怀疑是天降财宝,而寒冷的冬日则如铺在地上的毛毯。叶子下隐藏着害羞的姑娘,栏杆边靠着醉酒的人。不要将这些画面用脂粉涂抹,每一幅都是纯真的自然景象。
去完善
释义
1. 细雨:微细的雨水。 2. 敛:收起,使隐蔽。 3. 轻尘:空气中的微尘。 4. 枝间:树枝之间。 5. 态度:指花的姿态、形象。 6. 新:新鲜,崭新。 7. 春疑天雨宝:春天的美景让人怀疑是天上降下的宝贝。 8. 寒怯:感到寒冷而不安。 9. 地铺裀:大地上像铺着柔软的毯子。 10. 叶底:树叶下面。 11. 含羞女:指含羞草。这里借指其他娇嫩的花朵。 12. 阑边:栏杆旁边。 13. 倚醉人:喝醉了酒靠在栏杆上的人。这里借指花的枝叶。 14. 休将脂粉涴:不要沾染上脂粉。 15. 一一是天真:一切都是自然无邪的。
去完善
赏析
《雨中见花》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戣的作品,描绘了春雨中的花朵姿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花卉画卷。在诗中,作者通过对细雨、花朵、枝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细雨歛轻尘,枝间态度新”两句,描述了春雨滋润大地,使尘埃沉淀,枝头的花朵焕发新的生机。“敛轻尘”表现了春雨滋润万物的神奇力量,使世界变得清新洁净。“枝间态度新”则传达了春天到来时,花朵竞相绽放的景象。 接着,“春疑天雨宝,寒怯地铺裀”两句,作者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花朵神奇的特质。“天雨宝”意味着春天的花朵如同天赐的珍宝,令人惊叹不已。而“寒怯地铺裀”则表达了花朵虽然美丽,却也需要土地的滋养,暗示了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 然后,“叶底含羞女,阑边倚醉人”两句,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来描绘花朵的神韵。“含羞女”形容花朵含蓄娇柔的美感,使人感受到花朵的羞涩与矜持。而“倚醉人”则表现了花朵盛开时的灿烂景象,仿佛是一个沉醉于春光中的酒徒,展示了花朵的热烈与激情。 最后,“休将脂粉涴,一一是天真”两句,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过多地去雕饰花朵,因为它们的美源于自然,每一朵花都具有天生的魅力。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纯朴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雨贵如油,明朝放纸鸢。野花香满路,夜静卧松下。 这首诗名为《雨中见花》,是南宋诗人赵戣的作品。根据诗中的内容和意境,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在春季时节的某个下雨天。在这个时期,万物复苏,春意盎然,花朵争相开放,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在公元12世纪的南宋,我国正处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交织的时期。赵构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是充满了波折。他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对他的仕途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然而,这也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发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在南宋时期,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使得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也促使了文化的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像赵构这样的文人墨客。他们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