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伤春偶得绵字

标题包含
伤春偶得绵字
王府原头芳草芊,却怜杜宇自年年。 停杯试向窗前看,飞尽杨花几树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王府原野一片绿意盎然,令人喜爱;杜鹃鸟年年都会在此啼鸣,声声催人泪下。 放下酒杯,试着朝窗外望去,只见漫天飘散的柳絮、杨花,仿佛化作丝丝缠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王府原:古地名,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地区。 2. 芊:形容草木茂盛。 3. 却怜: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哀怜之情。 4. 杜宇:杜鹃鸟的别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杜鹃常常被用来表达哀愁之情。 5. 自年年:每年都如此。这里指杜鹃鸟每年都会鸣叫。 6. 停杯:停止饮酒。 7. 杨花:杨柳絮。 8. 绵:指柳絮轻盈如棉。
去完善
赏析
本诗名为《伤春偶得绵字》,诗人借由自然界的景象,传达出对时光的留恋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原野,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而“却怜杜宇自年年”一句则传达出对杜鹃鸟的同情,因为它们每年都会啼鸣报春,提醒人们时光流逝。接下来的“停杯试向窗前看,飞尽杨花几树绵”描述了诗人在窗户旁停下酒杯,望向窗外飘飞的柳絮,感叹春光易逝,岁月不居。全诗通过对春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时间的沉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伤春偶得绵字》是宋代诗人赵友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宋朝末期。在这个时期,赵友直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国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 在赵友直生活的时代,金兵南下侵扰中原地区,导致了南宋的衰落。在此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忧虑国事的心情。赵友直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对自己家乡和国家的担忧之情。 在这首诗中,赵友直以伤春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如柳絮、桃花等,以及对古代英雄的怀念,如屈原、周瑜等,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同时,他还通过对自身遭遇的感慨,揭示了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