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二首 其二
吾宗本郊居,勤俭历几世。
礼失于野求,力耕真吾事。
古称识时务,必在贤与智。
用贻厥孙谋,无为忽去此。
去此亦不难,安居亡所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吾宗本郊居:吾宗,指诗人自己的宗族;本,本来、原本;郊居,居住在郊区。这句意思是我的宗族本来都住在郊区。
勤俭历几世:勤俭,勤劳节俭;历,经历、度过;几世,好几代。这句是说家族经历了好几代人依然保持勤劳节俭的作风。
礼失于野求:礼失,礼仪丧失;于野求,在乡野寻找。这句意味着礼仪已经丧失,需要在乡村寻找回归礼仪的道路。
力耕真吾事:力耕,努力耕种;真吾事,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这句意思是努力耕种是我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古称识时务:古,古代;称,说、认为;识时务,了解时代的变化趋势。这句意思是古代人都认为要了解时代的发展方向。
必在贤与智:必,一定;在,在于;贤,贤能的人;智,智慧的人。这句意为要在贤能和智慧的人中间寻找和选拔。
用贻厥孙谋:用,利用;贻,遗留;厥孙,子孙后代;谋,计策、策略。这句意思是把好的东西留给子孙后代。
无为忽去此:无为,不要去做、不要去追求;忽,忽然、轻易地;去此,离开这里。这句意思是不要轻易放弃这种生活状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赵友直的《卜居二首 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选择农耕生活、亲近自然的向往和强调世代勤劳的重要性。在诗人看来,古人所说的善于把握时代潮流的人,必定是贤明和有智慧的人,他们能够为子孙后代谋划出更好的未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诗人主张不必轻易舍弃农耕生活,因为那是人类得以安定生活的根本。
诗篇的主旨在于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对勤劳精神的尊崇,同时也强调了家国情怀和家族传承的重要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卜居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赵友直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也就是公元1279年之前。此时正值南宋朝廷衰落,北方大片领土被金国占领,而南方则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友直曾担任湖北漕臣,负责管理当地的财政事务。然而,面对战乱和社会动荡,他深感自己无力回天,于是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想要离开尘世、归隐田园的愿望。
在诗中,赵友直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画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这种思想与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情感相吻合,反映了他们在动乱时期寻求心灵慰藉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