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一叶井梧飘,双星忽相值。
却怜参与商,晤会当何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片落叶飘落进水井边的老梧桐树上,两颗星星忽然在夜空中相遇。只可怜参星和商星分别属于参商两宿,它们在空中相逢的日子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赵友直:宋朝文人,字正父,号克斋居士。
2. 一叶井梧飘:井梧,指梧桐树;一叶井梧飘表示在梧桐树上看到一片落叶飘落。
3. 双星:这里指牛郎织女星。
4. 却怜参与商:参与商,参星与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这里用来比喻人之间相隔遥远,难以相见。
5. 晤会当何夕:晤会,会面;何夕,哪一天。这句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相见呢?
去完善
赏析
《七夕》是南宋诗人赵友直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在这首诗中,作者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牛郎织女的深深同情。
“一叶井梧飘,双星忽相值”,首句描绘了秋天来临,一片梧桐叶飘落井边,此时的星空显得格外璀璨,仿佛两颗星星在此刻相遇。这里的“双星”指的是牛郎织女星,他们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这一天在银河两岸相会,这便是我们所说的七夕节。
紧接着,作者发出感慨:“却怜参与商,晤会当何夕。”这里的“参与商”是指古代三颗明亮的星——参宿、商宿和北极星。它们分别代表着人间的三对恋人,即牛郎织女、董永七仙女和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三对恋人每年只有在七夕这天才能相聚一次,所以作者用“参与商”来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同时,这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忠贞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七夕》是南宋诗人赵友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也就是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一个政治动荡、战乱频仍的时代,国家分裂,人民生活困苦。
在创作这首诗时,赵友直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功名,但由于各种原因,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如愿及第。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友直以《七夕》为题,通过对牛郎织女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感慨。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