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还江东
追立新碑日,怜君苦一身。远移深涧石,助立故乡人。
草色荒坟绿,松阴古殿春。平生心已遂,归去得垂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重刻纪念碑的日子到来时,我们怀念这位辛苦一生的朋友。把来自远方深山溪谷中的石头运来,用以支持故乡的人们。坟前的绿草顽强生长,古老的寺庙在松柏树下沐浴着春天的阳光。他的一生心愿已经实现,现在可以安心地回家垂钓了。
去完善
释义
追立:设立新碑以铭记功德或寄托哀思。
新碑:这里指立在太尉墓前的墓碑。
怜:同情、怜悯。
苦一身:辛苦地独自完成。
远移:从远处移来。
深涧石:指质地优良的石料。
故乡人:指死者的同乡亲人。
草色荒坟绿:形容墓地周围的青草长势良好。
松阴古殿春:古殿旁松树成荫,春天景象。
平生心已遂:一生的心愿已经实现。
归去:回到故乡。
垂纶:钓鱼。此句表示退休后的闲适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还江东”为题,通过描绘立碑之场景、草色松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君友的同情与祝愿之情。首联写友人因立下太尉碑而辛苦奔波;颔联借“深涧石”象征远大抱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敬仰;颈联描绘坟墓周边的生机盎然,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尾联则寄语友人心愿得以实现,并在回归故里后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垂钓之乐。全诗情景交融,富有哲理,展现了一位满怀关怀与祝福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还江东》的作者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于鹄。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21年,即唐穆宗长庆元年。在这一年里,朝廷任命宋卿为司农,负责太尉碑的修建工程。于鹄在此诗中表达了送别宋卿,祝愿他顺利完成任务后返回江东的愿望。
这一时期,唐朝的国力已经明显衰弱,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但尽管如此,诗歌文化依然兴盛,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言志,关注社会现实。作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于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诗歌传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对时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