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巴女谣

标题包含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鹄,字士鸿,号红兰主人。清代画家,生卒年不详,活动于乾隆时期(1736-1795)。江苏苏州人。 于鹄擅长花鸟、草虫、蔬果等题材,尤以画葡萄著称,有“于葡萄”之称。他的画风工细,设色艳丽,富有装饰...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她并不担心天黑后会迷路回家,因为她清楚记得那条路边长有芭蕉树的小径,从木槿篱笆旁穿出。
去完善
释义
槿篱:用木槿编成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常用来做围栏。
去完善
赏析
《巴女谣》是一首充满乡土气息的小诗,通过对一位巴地少女放牧归来的场景刻画,传达出一种纯真质朴的情感。上片“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活泼的画面,让人仿佛听到了清脆悦耳的歌声与潺潺流水声交织在一起。下片“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则表现了少女对于家乡环境的熟悉以及内心的从容淡定。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人巧妙运用视觉与听觉元素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活生动,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简单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诗人于鹄漫游巴蜀期间。彼时他远离中原,在巴蜀大地感受着独特的风土人情。某日,他漫步江边,看见一位天真烂漫的巴地少女骑在牛背上,一边唱着当地的竹枝词,一边悠闲地穿行在藕塘菱泽之间。夕阳西下,少女却毫不担心归途,只因记得那掩映在芭蕉与槿篱间的家门。这样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又富有诗意的画面,深深打动了诗人,遂写下此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