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闻大驾还宫
闻道銮舆归魏阙,望云西拜喜成悲。
宁知陇水烟销日,再有园林秋荐时。
渭水战添亡虏血,秦人生覩旧朝仪。
自惭出守辰州畔,不得亲随日月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听闻皇帝的车驾已经返回了京城,望着西方的云彩,心中的喜悦变成了悲伤。
谁能料到在陇水之滨战火熄灭的那一天,又有园林里的秋景可以欣赏。
渭水之战虽然增添了失去士兵的悲伤,但秦地的人民却能再次目睹到往日的朝廷盛况。
我为自己不能亲自守卫在皇帝的身边而感到羞愧,只能退居在遥远的辰州边陲之地。
去完善
释义
《辰州闻大驾还宫》是一首描绘皇帝从边远地区返回皇宫的诗。
1. 辰州:唐朝的一个州,位于今天的湖南怀化一带。
2. 闻道:听说,得知。
3. 銮舆:皇帝的车驾,这里代指皇帝。
4. 魏阙:古代宫殿门前的建筑,这里借指皇宫。
5. 望云西拜:古代臣子对皇帝行礼的一种仪式。
6. 宁知:哪里知道,表示出乎意料。
7. 陇水:古长安附近的山名,这里象征皇帝所在的京城。
8. 烟销日:烟雾消散的日子,这里指皇帝返回京城的时候。
9. 秋荐:古代秋天向皇帝献贡,这里指皇帝回京后的生活。
10. 渭水:陕西的一条河流,这里象征着边疆地区。
11. 战添亡虏血:战争使得敌人增加,这里指皇帝回京后可能面临的战争局面。
12. 秦人:陕西地区的百姓。
13. 旧朝仪:过去的朝廷礼仪,这里指皇帝回京后恢复的朝仪。
14. 自惭:自我惭愧,感到羞愧。
15. 辰州畔:辰州附近的地方,这里指诗人的所在地。
16. 不得:不能。
17. 亲随:亲自跟随。
18. 日月旗:皇帝的旗帜,这里代指皇帝。
去完善
赏析
《辰州闻大驾还宫》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听闻皇帝銮舆返回宫廷时的喜悦和悲伤之情。首联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尊敬,以及盼望皇帝早日归来,国泰民安的愿望;颔联则通过“陇水烟销”和“园林秋荐”的对比,表现了战争与和平的景象;颈联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故朝礼仪的怀念;尾联则表达了自己身为地方官员的无奈,不能亲自跟随皇帝的銮舆一同感受国家的繁荣昌盛。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在国家大事面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辰州闻大驾还宫》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德宗时期,即公元780年至805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戎昱主要在湖南地区游历、交友、创作诗歌,他的诗歌以描绘山水田园风光和反映民生疾苦为主,风格质朴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斗争激烈,边疆战事频发。唐德宗在位期间,一度陷入宫廷政变和藩镇割据的危机,这给当时的文人墨客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戎昱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诗人,他以自己的笔触记录了这段历史时期的沧桑巨变。
同时,唐朝的文化繁荣,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许多著名文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都在这一时期活跃于诗坛。他们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戎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积极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用自己的才华和深情抒发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众的关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