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思

标题包含
春思
红入西园早,青归平野多。 日长花欲睡,风软幕微波。 万户茅柴酒,一声欵乃歌。 天涯春漫好,无奈客愁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公度(1840年-1904年),原名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他是清朝晚期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外交家,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人物之一。 黄公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晚霞早早映入了西边的园林,绿色的生机覆盖了广袤的原野。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花儿像是渐渐入睡,微风轻轻吹过,水面上泛起微微的波纹。千家万户都在准备美酒,江面上传来悠长的船家歌声。春天的美景似乎无处不在,无奈我这远行的游子,心中却有解不开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西园:古代泛指园林,此处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春天的某处游览的地方。 2. 平野:平原上的田野。 3. 日长:白天时间变长的意思。 4. 风软:形容微风轻拂的感觉。 5. 幕:指帘幕或帷幕等遮盖物。 6. 微波:此处指风吹过帘幕产生的轻微波浪状。 7. 茅柴酒:一种用粗糙的米酒制成的低档酒。 8. 欵乃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谣。
去完善
赏析
《春思》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红入西园早,青归平野多”,描述了春天的到来,红红的鲜花已经早早地开进了西园,青青的绿色则覆盖了广阔的平原。这里的“红”和“青”分别代表春天的花朵和绿叶,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颔联“日长花欲睡,风软幕微波”,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春天的美好。白昼变长,花儿似乎都要沉睡了,柔和的风吹动着帘幕,宛如微波荡漾。这里的花儿沉睡,实际上是在形容春天的宁静与舒适。 颈联“万户茅柴酒,一声欵乃歌”,描述了乡村春天的热闹景象。千家万户都在品尝着用茅草烧制的米酒,一阵阵渔歌传来,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喜悦。这两句诗以声传情,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田野之中。 尾联“天涯春漫好,无奈客愁何”,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尽管远方的春天美景如画,但诗人依然无法摆脱客居他乡的忧愁。这句诗抒发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总的来说,《春思》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生动刻画,展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使全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思》是南宋诗人黄公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春天,黄公度时年约50岁。此时,他刚刚辞官归隐,结束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官场生涯。 在黄公度的一生中,他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员,关心民生疾苦,力图改革弊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在淳熙年间,南宋朝廷内忧外患,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黄公度对此深感忧虑,但无力改变现状,遂萌生了退隐之意。 淳熙十一年的春天,黄公度辞官回到家乡莆田(今福建莆田),开始了田园生活。他在闲暇之余,写下了这首《春思》。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