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张君宰吴江

标题包含
送张君宰吴江
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 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 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 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的风景真好,你却要离去。 夜晚的狗叫声让你感到意外,秋天的鲈鱼带给客人丰盛的美食。 县城的楼房仿佛海市蜃楼,官府的鼓声像是江边的鳄鱼在回应。 想象一下,清晨的天鹅降落在碧波荡漾的长桥上。
去完善
释义
1. 吴:指代吴地,即今江苏苏州一带,为春秋时吴国故地。 2. 充:指作者吴充。 3. 之:他,这里指代张君。 4. 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5. 去:离开。 6. 弦歌:本指用乐器伴奏的歌唱,这里形容乐声悠扬,引申为教化民众。 7. 夜犬惊胥少:这句是说夜晚狗吠引起人们注意,暗示当时的治安良好。胥少是指伍子胥。 8. 秋鲈:秋季鲈鱼肥美,可供食用。 9. 饷:馈赠。 10. 县楼:县城中的鼓楼,这里指代整个县城。 11. 疑:似乎,好像。 12. 海蜃:海市蜃楼,一种自然现象。 13. 衙鼓:官署门口的鼓,用于报时或召集官员。 14. 江鼍:江涛声。 15. 遥想:想象远处。 16. 晨凫:早晨从水面起飞的野鸭。 17. 长桥:连接河流两岸的桥梁。 18. 绿波:绿色的水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首联“全吴风景好,之子去弦歌”点明了地点和人物,以美丽的风景衬托出友人的才情。颔联“夜犬惊胥少,秋鲈饷客多”描绘了当地的物产丰富和生活热情,体现了友人在此地会受到欢迎和尊敬。颈联“县楼疑海蜃,衙鼓答江鼍”则以海市蜃楼和江豚为喻,暗示友人在当地的工作环境美好且和谐。尾联“遥想晨凫下,长桥正绿波”则通过想象友人在清晨的江面上欣赏美景的场景,表现了诗人的祝福和对友人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爱与敬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张君宰吴江》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吴充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975年,正值宋太宗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逐渐兴起。然而这一时期的士人阶层竞争激烈,许多文人志士在寻求功名的同时,也渴望在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以展现自己的才华。 此时,吴充正值中年,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他身处官场多年,对世态炎凉有着深刻的理解。在送别友人张君时,他以自身的经历为出发点,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期望。希望张君能在江南水乡这个小天地里施展才华,造福一方百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与此同时,吴充也在诗中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代的忧虑。尽管社会表面上看起来繁荣昌盛,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种种矛盾和问题。因此,吴充在诗中以委婉的言辞,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