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众乐亭

标题包含
众乐亭
使君新自四明归,邀我同为众乐诗。 山川可爱惜不见,昼想夕思心为罢。 怳然神遇若有得,赍身乃在天之涯。 涨海连空四无岸,天吴却坐鲛人观。 以手挥弄日月丹,能令桑田变弥漫。 海边偶到山城中,山城二月多春风。 牛羊闲暇夕阳晚,楼阁参差朝雾浓。 一泓山溜佛头绿,环以翠屏屏六曲。 人烟扰扰事嬉游,落花啼鸟更汀洲。 中为台榭斗十二,上有藻井排文楸。 旁人指点此何许,云是四明行乐处。 此乐为民非为身,始是集贤钱使君。 使君风韵谁之比,政事次公诗短李。 醉凭熊轼劝耕畴,狂取螺杯翻舞袂。 侬爱使君君勿归,诏书夺之知何为。 闻侍玉皇香案侧,银台深阻无消息。 意迷却悟坐空斋,忽省君诗昨日来。 叠纸为君书所见,不知众乐诚然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驾刚从四明归来,邀请同我一同作诗抒怀。 钟灵毓秀的山川令人想念,日思夜想心中十分喜爱。 恍恍惚惚如神灵附体有心得,却又似乎置身天涯。 大海潮汐波澜壮阔无边无际,海神驾驭鲛人在观赏。 轻挥手中的日月星丹,让沧海桑田瞬间变迁。 偶尔来到这海边小城,二月的春光沐浴在微风之中。 夕阳下悠闲的牛群和羊群,错落有致的建筑沐浴在朝雾里。 山上流淌下来的泉水泛着绿意,周围环绕的是层叠的青山。 人们忙碌嬉戏,花谢鸟语萦绕在水边。 中间设有一座亭台楼榭,那雕梁画栋犹如迷宫。 有人告诉我这里是四明的游乐胜地。 这里的快乐是为了百姓而非个人,最初是钱使君打造的。 使君的风范无人可比,他的诗歌深情而真挚。 他常常醉酒指挥农耕之事,狂欢时拿海螺酒杯纵情舞蹈。 我深爱这位使君,请不要离去,谁知为什么被皇上的诏书召回。 听说他在玉皇大帝的香案旁听命,但银台深深的阻隔了我们的消息。 困惑中忽然醒悟回到空斋,才记起昨天您寄来的诗篇。 铺纸为您写下我所见的美景,或许这就是您所说的共同欢乐吧。
去完善
释义
《众乐亭》:宋时诗人吴充所作。本诗通过描述与友人一起游览的过程,表达了享受山水田园之乐的愿望,并赞美了钱使君的风韵及政绩。以下是各句的注释: 1. 使君:指被尊称为“使君”的地方长官,这里指的是钱使君。 2. 四明: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宁波市境内。 3. 山川可爱惜不见: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渴望。 4. 昼想夕思:形容日夜都在想念美好的景色。 5. 怳然神遇:仿佛在梦中遇到。 6. 齎身:拿着身体,意为全身心投入。 7. 天吴:传说中的海神。 8. 鲛人:神话传说中的人鱼。 9. 以手挥弄日月丹:手拿日月丹,拥有神奇的力量。 10. 桑田变弥漫:改变地貌,将桑田变成大海。 11. 海边偶到山城中:在海边偶然来到了一个山间城市。 12. 山城二月多春风:山中城市二月的春天很多和风。 13. 牛羊闲暇夕阳晚:牛群羊群在悠闲地吃草,太阳即将落山。 14. 楼阁参差朝雾浓:建筑物错落有致,早晨的雾气很浓。 15. 一泓山溜佛头绿:小溪流过如同佛头绿色的水晶。 16. 环以翠屏屏六曲:周围环绕着六曲形的翠绿色屏风。 17. 人烟扰扰事嬉游:繁华的人间烟火中充满了娱乐活动。 18. 落花啼鸟更汀洲:落在地上的花朵,啼叫的小鸟给江边的草地增添了许多生气。 19. 中为台榭斗十二:中央建有十二座亭台楼榭。 20. 上有藻井排文楸:上方有藻井装饰,四周摆放着棋盘。 21. 旁人指点此何许:旁边的人指着这地方说这是什么地方。 22. 四明行乐处:四明的快乐之地。 23. 此乐为民非为身:这里的快乐是为了人民而非个人享乐。 24. 始是集贤钱使君:最开始是由集贤的钱使君建立的。 25. 使君风韵谁之比:钱使君的风度和韵味无人能比。 26. 政事次公诗短李:他的政治成就仅次于王次公,诗歌才能也不输李太白。 27. 醉凭熊轼劝耕畴:喝醉了靠着熊形车轼鼓励农民耕种。 28. 狂取螺杯翻舞袂:疯疯癫癫地举起螺杯跳舞。 29. 侬爱使君君勿归:我这么喜欢使君,希望他不要离开。 30. 诏书夺之知何为:因皇帝的诏书而离开,不知道为什么。 31. 闻侍玉皇香案侧:听说在玉皇大帝的香案旁听差。 32. 银台深阻无消息:银台路漫漫,没有消息传来。 33. 意迷却悟坐空斋:恍惚间醒悟过来,独坐在空空的书房。 34. 忽省君诗昨日来:突然想起昨天收到的你的诗篇。 35. 叠纸为君书所见:用纸张为你记录下我所见的美景。 36. 不知众乐诚然哉:但不知这种众乐乐的感觉是否真实存在。
去完善
赏析
《众乐亭》吴充的这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情画意。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形象的描绘,将众乐亭的美景、人物的性情、山水风光与历史传说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使君新自四明归,邀我同为众乐诗”,描述了诗人和使君共同欣赏美景的场景,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众乐”。颔联“山川可爱惜不见,昼想夕思心为罢”,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美景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恍若神遇若有得,赍身乃在天之涯”,描绘了诗人仿佛在仙境中的感受,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生活的热爱。尾联“叠纸为君书所见,不知众乐诚然哉”,则表明了诗人希望通过文字记录下这美好的景象,传达给更多的人。 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众乐亭》是北宋著名文人吴充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74年,正值宋神宗在位时期,这一时期政治开明,文化繁荣。 在这期间,吴充的人生际遇较为坎坷。他曾因直言敢谏被贬谪出京,后来又被召回朝廷任职。在这段时间里,他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深感厌倦,于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和自然山水之中,以此排解内心的忧愤。 在《众乐亭》这首诗中,吴充通过对亭子周边的山水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种审美观念与当时社会崇尚自然的风气相吻合,也反映了吴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