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
风力号强明,三朝选寄荣。
谁非千骑长,独就五羊城。
仙殿图书掩,山阴父老迎。
蓬莱登望好,太守擅诗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强劲的风起扬帆,在海上来回运送荣耀。
谁能比得上那位有千军万马的长官呢?他独自来到了五羊城。
图书沉寂在仙殿之中,山阴的老百姓们都出来迎接。
在这个美好的地方登高望远,长官善于用诗歌赞美这里的一切。
去完善
释义
1. 风力号强明:风力是越州地区的一种资源,号强明是形容风力的强大和明亮。
2. 三朝选寄荣:三朝指的是三个朝代的皇帝,选寄荣是指被选拔出来承担光荣使命的人。
3. 千骑长:指程给事在担任越州太守时的地位尊贵。
4. 五羊城:古代对广州的别称。
5. 仙殿图书掩:仙殿指皇帝所在的宫殿,图书掩是指皇帝藏书丰富。
6. 山阴父老迎:山阴是越州的一个地名,父老迎表示当地百姓对程给事的欢迎。
7. 蓬莱登望好: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越州的美景。
8. 太守擅诗名:太守指的是程给事,擅诗名表示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出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朝廷任命的程给事即将赴任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情景。开篇通过“风力号强明”展现出官员的气度,表现出朝廷对他的重视。接着提到任职地点五羊城,暗示这是一次重要的任命。接下来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程给事的敬仰,以及他在诗坛的盛名。最后一句寓意新任太守在越州有美好的展望,同时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表达出对新任太守的美好祝愿与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是宋代诗人吴充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约为公元976年至1022年之间。此时正值宋太祖、太宗和真宗三朝交替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吴充正身处北宋的政治中心——汴京(今河南开封)。他曾任翰林学士、权御史大夫等要职,深得皇帝信任。然而,由于官场斗争和个人性格原因,吴充在仕途上曾遭遇波折。在与友人程给事分别之际,他以诗歌抒发感慨,表达对友人的关爱和不舍之情。
在这首诗中,吴充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描绘了越州的山水风光和历史底蕴,表达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知识分子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