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香雾空_,檐牙外、流萤自照。夜向久、明河东畔,电飞云绕。错落疏星垂屋角,须臾万弩鸣林杪。渐翠竹、苍梧嫩凉生,惊秋早。
人语静,签声杳。珍簟冷,纱厨小。想云穿依旧,梦寻难到。雁足空来书断绝,眉头顿著愁多少。纵细写、琴心有谁知,朱弦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香气弥漫,屋檐牙角处,萤火虫照亮自己。夜晚时间已晚,明亮如河的河水边,电光火石般迅速舞动,云雾萦绕。稀疏的星星落在屋顶,像是突然间射出的箭矢响彻森林树梢。渐渐翠绿的竹林和青色的梧桐带来了凉爽的感觉,感叹秋天来得如此之快。
周围的声音都安静下来,只有沙漏的声音还在回荡。床上的竹席已经变冷,纱橱显得很小。想着云彩飘散,依旧找不到那曾经的梦想。大雁虽然能飞来,但是无法传递书信,眉头瞬间涌现出多少忧愁。即使能详细地描述出心中的想法,又有谁能知道呢?弦乐无声,悄无声息。

去完善
释义
1. 香雾空𣛽:意指夜雾浓郁,空𣛽指天空或夜空。
2. 檐牙:屋檐翘起如牙的部分,这里指代建筑物的屋顶。
3. 明河:银河的别称。
4. 电飞云绕:形容流星划过天际的景象。
5. 错落疏星:星星稀疏地分布在天空中。
6. 屋角:房屋的角落。
7. 签声杳:意指夜深人静时,听不到捣衣声。签,古代妇女洗衣时敲击的工具。杳,消失不见。
8. 珍簟:精美的竹席。
9. 纱厨:以纱为围的床。
10. 云穿依旧:形容云雾弥漫。
11. 雁足:古代传说雁足能传书信,这里用来象征通信工具。
12. 眉头:眉宇之间,表示心情变化。
13. 细写:慢慢地描绘。
14. 琴心:弹琴时的心情。
15. 朱弦:古琴上的红色丝弦。
16. 悄:寂静无声。

去完善
赏析
《满江红》这首词以夜空为背景,描绘了夏末初秋的景致。开篇“香雾空”中的“香雾”并非实指香味弥漫的雾气,而是指夜空中星星的光芒被月光笼罩,形成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檐牙外、流萤自照”则形象地描绘了夏夜户外飞舞的萤火虫。
紧接着的“夜向久、明河东畔,电飞云绕”暗喻作者所在的地点是在河流东岸。而“错落疏星垂屋角,须臾万弩鸣林杪”两句则是用繁星闪烁和鸟叫蝉鸣的喧闹来表现出静谧夜晚的美景。
下阕中“人语静,签声杳。珍簟冷,纱厨小”描绘了室外环境的宁静以及室内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后文表达的情感做了铺垫。“想云穿依旧,梦寻难到”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雁足空来书断绝,眉头顿著愁多少”表明书信的断绝使得作者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而结尾的“纵细写、琴心有谁知,朱弦悄”则意味着只有通过音乐才能抒发心中的忧愁,但知音难觅,只好独自抚琴排解内心的愁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是南宋词人袁去华的作品,它反映了中国宋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文学风气和社会生活状况。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动南侵战争,企图消灭南宋政权。然而,在采石矶战役中,宋军击败了金军主力,成功保卫了长江防线,展现了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精神。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激发了袁去华创作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满江红》。
这一时期的袁去华,身处于战火纷飞的南宋疆域,看到了民众疾苦和将士报国情怀。因此,在这首词里,他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对民众的关爱。通过对战事的关注和对人生百态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积极作为的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