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十二时 其八

标题包含
十二时 其八
日昳未,万树千峰影斜坠。 兔角龟毛遶市寻,贵卖还思买时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阳偏西,千峰万树的倒影慢慢落下。 像兔子角和乌龟毛一样罕见的东西在市场中寻找,贵的东西卖了还想在便宜的时候再买回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日昳未:日昳是古代时辰名称,相当于现代的下午一点到三点。未也是古代时辰的名称,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排在第六位。 2. 万树千峰影斜坠:形容山与树的影子随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斜挂在地面。 3. 兔角龟毛:佛教用语,比喻无用的东西。 4. 遶市寻:在市场中寻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十二时 其八》是宋朝释咸静的一首描绘市井生活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日昳时分(下午1点至3点)的景象,表达了市井中人们追求利益的心态。 诗的开篇,“日昳未,万树千峰影斜坠”,描述了太阳即将落山,树木和山峰的影子在地面倾斜的情景。这个画面生动地展现了时间流逝的过程,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市井中的景象:“兔角龟毛遶市寻,贵卖还思买时贵。”这里,“兔角龟毛”指的是虚幻的事物,象征着市井中的虚假和欺骗。诗人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讽刺,揭示了市井中的人们追逐利益的虚伪面貌。 整首诗通过对日昳时分景色的描绘,以及市井生活中虚假现象的揭示,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独到见解。这种观察与思考,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十二时 其八》是五代时期的诗人释咸静的一首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07年至960年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释咸静是一位云游四方的僧人,他曾经在天台山的国清寺修行。他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僧人和文人墨客都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歌。释咸静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为主,深受人们的喜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