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寒山自述 其五

标题包含
拟寒山自述 其五
近见一般人,堂堂似佛祖。 入室求知识,为明生死事。 问汝莫是贼,当时面如土。 语言勿生嗔,只个是生死。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堂:高大;壮观。 2. 佛祖: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号。这里指代佛像或僧侣。 3. 入室:比喻深入钻研,得到真谛。 4. 知识:这里指佛学知识。 5. 为明:为了弄清楚。 6. 生死事:佛教认为人的生死问题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 7. 贼: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言行不一的人。 8. 面如土:形容因羞愧而脸色变得苍白。 9. 语言:说话的方式或风格。 10. 勿生嗔:不要产生愤怒或不满的情绪。 11. 只个是生死:这只是生死的问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拟寒山自述 其五》是宋代僧人释咸静所作。诗以对话的形式,讽刺那些表面上看似道貌岸然、实则缺乏真实修为的信徒。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揭示这些人的虚伪和无知,同时提醒人们要关注生命的本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寒山自述 其五》是唐代僧人释咸静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至德年间(756-758年),这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释咸静作为一位高僧,他的生活充满了磨难和艰辛。他在山中修行,与世隔绝,过着简朴的生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受外界的影响。相反,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兴衰和社会的动荡。在这个过程中,他将自己的感悟和对世界的理解融入诗歌创作中。 在唐玄宗至德年间,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的高峰期。这场战争导致了国家的分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释咸静作为一位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诗人,他以诗歌为武器,通过描绘自己的修行生活和内心的挣扎,表达了对战乱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 综上所述,《拟寒山自述 其五》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释咸静作为一位僧人,他一方面要在山中修行,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安危。这些经历和感悟都成为了他创作这首诗歌的重要素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