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生所编东莞英雄遗集
榴花村人义旗起,梅蔚山下行朝峙。桓桓仗钺熊将军,落日光回海云紫。时先从祖判韶石,心共将军表忠赤。嗟哉天水不复碧,热血射天天为白。由来胡运无百年,此乡复出东莞伯。东莞山水天下奇,英雄屡见生于斯。天生英雄付劫运,尤伤心者袁督师。敌方用间朝不知,长城自坏甘人欺。朱明亡局决于此,何待粤中争立时!北都破败南都弃,三闽四广成何事?君臣遗冢空残碑,流花桥畔啼鹃泪。尔伯尔侯苏与张,张家兄弟不可当。苍黄百战野塘死,一死何止流荧光。人言东莞古闻邑,有人吊古编遗集。六百年来战血凉,夜半灵旗鬼雄泣。鬼雄末造殊可哀,破碎河山莫收拾。圆头山人尔何幸?东南保障功名立。我爱英雄尤爱乡,英雄况并能文章!手持乡土英雄史,倚剑长歌南斗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石榴花的村子起义了,梅蔚山下的朝廷如磐石般坚定。威风凛凛的熊将军手握大斧,落日余晖映照出海云紫的壮丽景象。当时,先父担任韶石的判决,和将军一起表达忠诚的心意。可惜啊,天水的颜色不再碧绿,鲜血喷溅,让天空都变得苍白。自古以来,胡人的运气不会超过一百年,如今这个村庄又出现了东莞伯(有才能的人)。东莞的山水堪称天下奇观,而英雄屡次出现在这个地方。生命之中的英雄注定遭遇劫数,更让人悲痛的是袁督师。敌方用了计谋,朝廷竟然都不知道,自毁长城任人欺辱。明朝灭亡的命运就在此处决定,哪里还需要等到粤中争论的时候!北京沦陷,南京也放弃了,福建、广东和广西究竟做了什么事情?皇帝的陵墓和遗孤的墓碑已经空空如也,只有流花桥边的杜鹃鸟在哭泣。张家兄弟和苏家兄弟也是英勇的战士,他们在混乱的战斗中丧生在野外池塘,他们的死去岂止是流传一丝光辉?人们都说东莞是个古老的地方,有人在那里凭吊历史编写遗集。六百年前的战斗血液已经冷却,半夜里魂灵旗帜上的鬼雄仍然哭泣。末代的英雄们十分悲哀,破碎的山河无法收拾。圆头山的你何其幸运?成为东南的保护神,建立了不朽的功名。我热爱英雄,更热爱自己的故乡,这些英雄还能写文章!手中拿着记载家乡英雄的史册,站在南斗星下,持剑歌唱。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题:题目。
2. 张生:作者的朋友。
3. 东莞英雄遗集:书名。
4. 榴花村:即地名,位于东莞市。
5. 义旗起:义旗,指起义的旗帜;起,指兴起。
6. 梅蔚山:地名,位于东莞市。
7. 行朝:指朝廷迁移的地方。
8. 峙:屹立。
9. 桓桓:威武的样子。
10. 仗钺:指执掌兵权。
11. 熊将军:指的是明朝将领熊飞。
12. 落日光回海云紫:形容战事的激烈。
13. 从祖:堂祖父。
14. 判韶石:指担任韶州郡守。
15. 心共将军表忠赤:表示自己愿意与将军一起表达忠诚之心。
16. 天水不复碧:这里的“天水”指陕西省天水市,有明确的地理指向。
17. 嗟哉:表示感叹。
18. 何待粤中争立时:争立,指争夺皇位。
19. 北都:指北京。
20. 南都:指南京。
21. 三闽四广:指的是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四个地方。
22. 苍黄:混乱。
23. 野塘死:指在战乱中死去。
24. 流光:闪烁的光亮。
25. 闻邑:名声显赫的县。
26. 圆头山人:丘逢甲的号。
27. 倚剑:拿着剑。
28. 南斗:星宿名,借指天空。

去完善
赏析
《题张生所编东莞英雄遗集》赏析:
这首诗以饱满的激情和深沉的历史感,描绘了明代广东东莞地区英雄辈出的历史画卷。诗中的“榴花村人义旗起,梅蔚山下行朝峙”展示了东莞人民英勇抗击外侮的情景,如同一幅壮丽的战争画卷。接下来的“桓桓仗钺熊将军,落日光回海云紫”赞美了熊将军的英勇形象,他的勇敢如同落日余晖,照亮了海上的乌云。
诗歌继续通过“嗟哉天水不复碧,热血射天天为白”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诗人感慨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英雄们,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天空,使天水不再清澈。这里表达出诗人对英雄崇高的评价和对他们牺牲精神的深深敬佩。
接下来,诗人在“由来胡运无百年,此乡复出东莞伯”中提醒人们,异族统治不会长久,因为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像东莞伯那样英勇不屈的英雄。接着,诗人通过对“天生英雄付劫运,尤伤心者袁督师”的描述,表达了对袁崇焕将军悲剧命运的悲痛之情。诗人认为明朝的灭亡并非在于外部敌人的入侵,而是由于内部的腐败和权力斗争所致。
随后,诗人以“君臣遗冢空残碑,流花桥畔啼鹃泪”描绘了英雄们的悲剧命运。尽管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但他们的事迹仍然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这种无力感在“苍黄百战野塘死,一死何止流荧光”中得到深刻的体现。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浸在悲观的情绪之中。他在“人言东莞古闻邑,有人吊古编遗集”中,表达了对家乡东莞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他相信,虽然历史上的英雄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仍然在激励着后人。
最后,诗人以“我爱英雄尤爱乡,英雄况并能文章!”表达了对自己家乡的自豪之情。他认为,东莞这片土地不仅孕育了无数的英雄,还培养了能文能武的人才。在这种情感驱动下,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饱含激情的诗篇,以此纪念那些逝去的英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张生所编东莞英雄遗集》是清朝诗人丘逢甲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晚期,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势。在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刚刚被镇压,但是各地的民变、叛乱不断;在外部,列强的侵略日益严重,尤其是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得清朝的国势一落千丈。
在这个特殊时期,丘逢甲的人生经历也颇为曲折。他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未能考取功名。后来,他投身军事,参与了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然而,他的军事才能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因为其才学出众而被任命为广东布政使,参与地方政务。在此期间,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对国家的危机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这个背景下,丘逢甲创作了《题张生所编东莞英雄遗集》这首古诗。诗中以“英雄”为主题,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民族献身的英烈们的崇敬之情。同时,通过对英雄的赞美,也表达了他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忧虑。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