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茶)
九天圆月。香尘碎玉,素涛翻雪。石乳香甘,松风汤嫩,一时三绝。
清宵好尽欢娱,奈明日、扶头怎说。整顿秃山,殷勤春露,余甘齿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一轮明月高悬,月光如碎玉般洒落下来,又如同洁白的波涛翻涌。这香甜的石乳茶和清新的松风汤,三者皆为绝佳美味,堪称一绝。今晚尽情欢乐吧,只是明日的头疼该如何应对呢?不如趁着春光,泡一壶浓茶,让清甜留在口中。
去完善
释义
1. 九天:天最高处,极言其高。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2. 香尘:尘土香气。
3. 碎玉:喻指细小的茶末。
4. 素涛翻雪:形容茶汤的流动和泡沫如白雪翻涌。
5. 石乳:茶的别名,这里指茶汤。
6. 松风汤嫩:形容茶汤的味道清淡。
7. 一时三绝:同时具有三种美好的特点,这里是赞美茶的香、色、味都很美。
8. 清宵:清静的夜晚。
9. 扶头:谓醉酒后的头痛。
10. 整顿:整理收拾。
11. 秃山:无草木的山,这里用来比喻没有茶叶的茶具。
12. 春露:春天的露水,这里用来比喻茶水。
13. 余甘:回味甘甜。
去完善
赏析
词中“素涛翻雪”一句把茶汤的形状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看到了翻滚的茶汤在月色下犹如雪浪般翻涌。同时,作者使用了“石乳香甘”与“松风汤嫩”分别描绘了茶叶和茶汤的味道,可见其对茶的鉴赏能力非常深厚。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茶的热爱以及他生活中的闲适与恬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梢青(茶)》是南宋词人李处全的作品,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期至13世纪初,即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尽管经济、文化相对繁荣,但始终未能摆脱北方金国的威胁。战争频发,民生疾苦,社会矛盾尖锐。同时,理学在南宋兴起,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等观念。
李处全在这期间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洗礼,他作为一名有良知的文人,关注民生疾苦,感叹国家命运多舛。在这种背景下,他以茶为媒介,创作了这首描绘茶文化、抒发内心情感的词作《柳梢青(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