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

标题包含
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
月过秋霖后,光应夜夜清。一回相忆起,几度独吟行。 河汉东西直,山川远近明。寸心遥往处,新有雁来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频,字德新,唐宣宗大中元年(857年)进士。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如下: 1. 早年经历:李频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为日后的文学成就打下了坚实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几天的秋雨之后,月亮的光芒应该变得更加明亮清澈。每当回想起那时,我都会独自漫步并低声吟唱。银河如一条直线横亘在天空中,山与水的远近也显得分外分明。我心里想着遥远的那个地方,似乎有新的大雁飞过的声音传来。
去完善
释义
1. 秋霖:秋季的雨水。这里指初秋时节的雨季。 2. 光应:月光应当。表示月亮在雨后会更明亮。 3. 一回:一次。 4. 河汉:银河。 5. 山川:山和水。 6. 寸心:内心,这里表示思慕之情。 7. 遥往处:远方的人或事物。这里指凤翔的范书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可以看出诗人李频借此表达对朋友思念之情。诗以秋天的月亮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在秋月下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首联以月之明亮表现秋天的夜景,接着在颔联中运用想象和虚拟手法,传达出诗人对他的思念之情。颈联则通过描绘宽广的视野,表现了诗人寂寥的心情以及对朋友的无尽盼望。最后,以深秋时节的大雁南飞为意象,表达出与友人团聚的心愿。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深沉,颇富画面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秋夜对月寄凤翔范书记》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此时正是唐朝中期,诗人在范书记任职的凤翔府担任一个下级官员。 在这段时间里,李频虽身在官场,却并未受到重用,反而因直言不讳、独立不阿的性格,遭受排挤和冷落。这种人生际遇使得他倍感寂寞与无奈。在这种境况下,诗人更加珍视与朋友的真挚感情。 与此同时,唐朝在这一时期正处于国力衰微的状态,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朽堕落。当时皇帝的昏庸无能,官僚阶层的腐化堕落,使许多有识之士感到绝望和痛心。他们或选择隐逸山林,或借助诗歌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感。而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在这一特殊时期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