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本觉寺
春禽嚼征更含宫,唤我精蓝路易穷。
雨雪不垂成暮霭,花开都尽怨东风。
一川芳草低随水,满眼青山半插空。
跃马归来尤寂寞,此怀欲与故人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的鸟儿在歌唱着宫阙中的故事,呼唤我去那座宁静的蓝色教堂。
雨雪飘洒,在黄昏时分凝聚成雾,花儿凋零,感叹东风的无情。
一片片绿草低垂在水边,满眼的青山在天空中若隐若现。
骑马归来,心中依然孤独,这种情感,我希望能与老友分享。
去完善
释义
1. 春禽:春天的鸟兽。
2. 嚼:用嘴咬碎。
3. 征:行役, 旅行。
4. 更:变更。
5. 含宫:包含宫廷。
6. 唤:叫,喊。
7. 精蓝:古时候寺庙的别称。
8. 路:方法。
9. 易:容易。
10. 穷:走完,耗尽。
11. 雨雪:指飘落的雪花。
12. 暮霭:傍晚时分的云雾。
13. 花开:花朵绽放。
14. 东风:春风。
15. 一川:一片土地。
16. 芳草:比喻品质高洁的人。
17. 低随水:形容芳草低矮,靠近水面。
18. 满眼:整个眼睛都被填满。
19. 插空:耸立入云。
20. 跃马:指骑马驰骋。
21. 归来:返回。
22. 尤:尤其,特别。
23. 寂寞:孤独冷清。
24. 此怀:这种心情。
25. 故人:旧交,老朋友。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春禽嚼征更含宫”开篇,描绘了春天的鸟语花香,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现出作者向往宁静生活的情怀。紧接着的“唤我精蓝路易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常和无奈。之后,诗人在“雨雪不垂成暮霭,花开都尽怨东风”中,通过对雨雪、暮霭和东风的描述,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化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接下来的“一川芳草低随水,满眼青山半插空”,诗人通过对青草、流水、青山等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这种宁静与之前提到的“唤我精蓝路易穷”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在“跃马归来尤寂寞,此怀欲与故人同”中,诗人表明了即使生活中充满了忙碌和喧嚣,他的内心依然感到孤独。这里的“故人”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那些曾经一起共事或共享欢乐的人,诗人渴望与他们分享此刻的心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揭示了诗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展现了深厚的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本觉寺》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一首描绘禅院景致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47年,正值南宋时期。
在赵善括生活的年代,国家内外局势复杂。北方金国入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局不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许多文人墨客投身宗教,寻求心灵慰藉。赵善括作为南宋著名文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禅宗哲学的深刻理解。
赵善括曾担任过多地官员,他游走于朝廷和地方之间,对国家和民生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然而,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因此在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这首诗反映了赵善括在当时社会中的无奈与悲凉,以及对宁静、超脱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