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渊明赞

标题包含
渊明赞
田园稔久已荒芜,归去来兮自荷锄。 眼底悠然见无见,黄花岁岁状难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朋,法号宗泐,字季潭,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他出生于浙江台州黄岩县(今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俗姓陈,名嗣宗。 释智朋在幼年时便出家为僧,后来拜见径山寺的虚堂智愚禅师为师,学习禅宗佛法。他在佛...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乡村已经长久荒废,我决定回来耕种自己的土地。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满眼都是美丽的风景。每年的秋天,金黄色的菊花盛开,它们的美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诗人,被称为“田园诗人”。 2. 释智朋:南宋僧人,此诗赞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 3. 稔久:指长期成熟,这里指陶渊明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 4. 荒芜:土地因无人耕种而长满杂草。 5. 归去来兮:陶渊明的著名诗篇《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6. 荷锄:扛着锄头,表示耕作。 7. 悠然:形容心境闲适。 8. 黄花:指菊花,象征陶渊明的高尚品质。
去完善
赏析
《渊明赞》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超脱与自在。首句“田园稔久已荒芜”描绘了陶渊明回归田园时的景象,即长久无人耕种的田地荒废已久,这暗示了诗人远离世俗的渴望。接着的“归去来兮自荷锄”则表现了陶渊明毅然抛弃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决心和行动。他亲手拿起锄头,开始耕耘自己的生活,体现出一种朴实而坚定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眼底悠然见无见”则是通过视觉上的描述来表达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在繁忙的生活中,他选择了静下心来欣赏眼前的景物,这种“见无见”的心态让人联想到禅宗的禅宗哲学——“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诗人看淡世事纷扰,内心平和的心境。 最后一句“黄花岁岁状难如”通过描绘黄花的美丽姿态,表达了对陶渊明高尚品质的赞美。黄花虽美,但岁岁不同,难以复制,象征着陶渊明的品质和才华无法被模仿,亦表达了对其独立精神和自由心灵的敬仰之情。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深沉的情感,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陶渊明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渊明赞》是宋代诗人释智朋赞美陶渊明的一首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儒家文化得到恢复和发展,士人阶层逐渐崛起,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释智朋,又称临济义玄,是禅宗的一位高僧,他在佛教界有着很高的声望。在释智朋生活的时代,禅宗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派别之一,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因辞官归隐田园而闻名于世。陶渊明的诗作以描绘田园风光、表现隐逸思想为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释智朋创作的《渊明赞》正是对陶渊明这种隐逸精神和高尚品质的高度赞扬。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