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一六
孤峰顶上无出身路,十字街头亦无向背。
临济老瞎秃,明州憨布袋。
正令不行,东倒西攂。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顶上已经没有道路可走,街口也没有方向可去。
那位年纪大的禅师视力不好,那个在明州的和尚有点笨拙。
正当的法令得不到执行,人们东西摇摆不定。
去完善
释义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一六》是宋朝诗人释智朋所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孤峰顶上无出身路:"孤峰顶"指的是禅宗修行的高境界,即参禅者的心灵修炼达到的最高境地。"无出身路"表示在禅宗修行的最高境地,没有通往成功的固定路径或规律。这句话意味着修禅者要独自面对内心的困惑,探寻心灵的真实。
2. 十字街头亦无向背:"十字街头"在古代中国是指繁华的城市中心地带,这里用来比喻世俗世界的纷繁复杂。"无向背"表示在纷繁复杂的世俗世界中,人们不必刻意追求某个方向或者目标。这句话意味着修禅者在面对世俗纷扰时,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3. 临济老瞎秃:"临济"是禅宗五山之一,此处用来比喻禅宗修行。"老瞎秃"是对老年僧人的戏称,这里用来调侃临济宗的修行者们。这句话暗示了禅宗修行者们虽历经沧桑,但仍保持一颗平常心。
4. 明州憨布袋:"明州"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城市,此处用来指代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憨布袋"是一种佛教中常见的形象,用于承载众生的业障,这里的意思是即使在最繁华的地方,也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5. 正令不行,东倒西攂:"正令"是禅宗术语,意指正法、正道。"不行"表示这些正法、正道无法实行。"东倒西攂"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无所适从。这两句话意味着在现实世界中,虽然佛法的正道难以实施,但修禅者仍需坚守自己的信仰,不断修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了禅宗哲学的深刻内涵。诗人以“孤峰顶上无出身路,十字街头亦无向背”开篇,表达了禅宗主张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观念,强调在修行过程中不依赖外在的名相和理论体系,而是回归自性,直视内心,从而达到觉悟的境界。接下来的“临济老瞎秃,明州憨布袋”则分别指代禅宗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临济义玄和尚与明州布袋和尚,他们均以言行举止不拘一格,甚至看似荒诞的方式来教化众生,体现出了禅宗的机锋妙用。最后两句“正令不行,东倒西擂”则是对禅宗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的生动描绘,揭示了禅宗突破常规,独树一帜的思想特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一一六》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释智朋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正值中国历史上宋朝时期的末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释智朋正在经历一段动荡的社会环境。当时金兵入侵中原,导致战乱频发,百姓生活困苦。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国家的命运和百姓的苦难深感忧虑。然而,他并未放弃对生活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在这一时期,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许多文人墨客都将佛学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释智朋作为一位禅宗高僧,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宗教色彩。在这首诗中,他以禅理入诗,表达了个人在面对困境时的超脱心态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