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平乐

标题包含
清平乐
凤楼人独。 飞尽罗心烛。 梦绕屏山三十六。 依约水西云北。 晓奁懒试脂铅。 一緺鸾髻微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凤凰楼的角落里,独自一人。 灯芯燃尽,房间里暗下来。 思绪纷飞,环绕着三十六扇屏风。 恍若置身于水边的西子和云间的北雁。 清晨时分,梳妆镜前却懒于涂抹胭脂和铅粉。 一缕如鸾的发髻微微歪斜。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清平乐:词牌名。 2. 张枢:南宋诗人。 3. 凤楼:指华美的楼阁。 4. 独:独自。 5. 飞尽罗心烛:形容蜡烛燃烧殆尽。 6. 梦绕屏山三十六:比喻梦境萦绕,难以忘怀。 7. 依约:隐约。 8. 水西云北:指远方。 9. 晓奁:早晨的梳妆盒。 10. 懒试脂铅:指懒得化妆。 11. 一緺:一束。 12. 鸾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髻。 13. 微偏:稍微倾斜。
去完善
赏析
《清平乐》张枢的这首词以孤独为主题,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寂寞中的心事和梦境。"凤楼人独"描绘出她独坐在楼阁中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而"飞尽罗心烛"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孤独的氛围,蜡烛逐渐燃烧殆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惆怅与无奈。 接下来的"梦绕屏山三十六"则将女子的思绪引向了远方的水西云北之地,那里的青山绿水似乎成了她心中的寄托。而这种寄托也仅仅是虚无缥缈的梦境,无法真正让她摆脱现实的孤寂。 下阕则以女子梳妆的细节来描绘她的心境。"晓奁懒试脂铅"表明她在清晨时分并无心打扮,这说明她的内心充满了忧郁和失落。而"一緺鸾髻微偏"则展现了女子慵懒的形象,同时也传达出她在生活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南宋词人张枢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35年,当时正值金朝灭北宋、南宋初立之际。 在这段时间里,张枢生活困苦,多次奔波流离,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艰辛和挑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真谛,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是复杂多变。金朝的入侵使南北宋之间的局势紧张,民生疾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政权在建立初期,虽然力图恢复国土,但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枢的词作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家国之思和人生的无奈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