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歌尘凝燕垒,又软语、在雕梁。
记剪烛调弦,翻香校谱,学品伊凉。
屏山梦云正暖,放东风、卷雨入巫阳。
金冷红绦孔雀,翠间彩结鸳鸯。
银缸。
焰冷小兰房。
夜悄怯更长。
待采叶题诗,含情赠远,烟水茫茫。
春妍尚如旧否,料啼痕、暗里浥红妆。
须觅流莺寄语,为谁老却刘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歌声如同燕子筑巢般轻盈,又轻柔地在雕梁上低语。回忆那些剪烛花调弦声的日子,翻阅着香气四溢的曲谱,学习品味那些优雅的音乐。屏风后的梦境温暖如云,随着东风飘散,像春雨洒入巫山深处。金色寒冷的孔雀羽线,翠色之间的彩色鸳鸯图案。银色的灯烛。火焰冰冷的小屋子里。夜晚寂静而漫长。等待采摘绿叶来写诗,满含情感地将它送向远方,烟雾弥漫的水面。春天的美丽依然如故吗?猜想那含泪的妆容已经黯淡。需要找寻那些歌唱的鸟儿,为谁而老去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歌尘:指歌唱时的声浪。
2. 燕垒:燕子巢居的地方。
3. 软语:柔和的语言。
4. 雕梁:装饰华丽的屋梁。
5. 剪烛调弦:剪烛花以照明亮,调节琴弦的松紧。
6. 翻香:查阅古籍。
7. 校谱:对照曲谱。
8. 伊凉:古代民歌《伊州》和《凉州》的并称,这里代指歌曲。
9. 屏山:屏风。
10. 梦云:梦中相会的情景。
11. 卷雨:形容密集的雨点。
12. 巫阳:神话中巫山的女子。
13. 金冷:指寒冷的天气。
14. 红绦:红色丝带。
15. 翠间:绿色之间。
16. 银缸:银色灯盏。
17. 小兰房:小房子。
18. 焰冷:火焰熄灭。
19. 怯更长:害怕夜晚时间变长。
20. 采叶题诗:采摘树叶写诗。
21. 含情赠远:饱含情感地送给远方的人。
22. 烟水茫茫:烟雾和水波交织的景色。
23. 春妍:春天的美景。
24. 如旧否:还是原来的样子吗?
25. 料啼痕:估计有泪痕。
26. 暗里:暗中。
27. 浥红妆:湿润了女子的妆容。
28. 流莺:迁徙的莺鸟。
29. 寄语:传递信息。
30. 为谁:为了谁。
31. 老却刘郎:使刘郎老去。刘郎本指汉代人刘晨,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音乐与爱情、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古诗词。通过歌尘、燕子、屏风等意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的感慨和对爱情的执着。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是南宋词人张枢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70年至1210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金朝灭亡、南宋建立之初,社会动荡不安。词人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心境。
在人生的经历上,张枢早年曾游学四方,后入仕为官。然而,由于南宋时期的朝廷腐败,政局不稳,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张枢转而寄情山水,抒发内心的感慨。他在《木兰花慢》一词中写道:“倚阑凝望又长空暮云平”,表达了对于理想失落和对现实的无奈。
在时代背景方面,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一方面,北宋的灭亡使得文人学士失去了政治地位,转而追求文艺的成就;另一方面,南宋的建立为词人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时期,词人们纷纷以词为载体,抒发自己的情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张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总的来说,《木兰花慢》一词的创作背景是复杂的,既有时代的变迁,又有个人命运的起伏。但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张枢的词作具有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宋代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