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标题包含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钱起(约722年-约780年),字仲文,一字文房,唐朝诗人,吴兴人。他是唐代宗时期的重要文人,与韩翃、卢纶、吉中孚等人并称“大历十才子”。 钱起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钱挺是唐玄宗时期的进士。钱起年...查看更多
蜡笔小新新
去完善

译文
明月随着客人一同到来,主人的兴致相当高。今晚在竹林之下,谁能察觉到桃花源之遥远?黎明时分,黄莺悲鸣令人惆怅,孤独的云朵飘向险峻的山峰。
蜡笔小新新
去完善
释义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为唐朝诗人钱起的诗作。下面是该诗的部分词语注解: 1. 山月:山中的月亮。 2. 客:指诗人自己。 3. 主人:指送别的友人。 4. 兴:兴趣、兴致。 5. 浅:不深。 6. 今宵:今晚。 7. 竹林:此处借指送别的地方。 8. 花源:桃花源的省称,暗含理想的美好境界。 9. 惆怅:失意的样子。 10. 曙莺:天亮时的黄莺鸟。 11. 孤云:单独的云彩,寓有离群索居之意。 12. 绝巘:极高的山峰。
蜡笔小新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时的情景和心情。首联以“山月随客来”展现出春天的夜晚,月亮伴随着诗人来到了竹林之中,暗示了此时友人的陪伴。而“主人兴不浅”则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中的“谁觉花源远”暗含着对友人的赞美,意思是说:在这样美丽的竹林里,谁能感觉到遥远的花源呢?这里的“花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也寓意着友情的美妙。 颈联中“惆怅曙莺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清晨的莺啼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来临,从而引发诗人的惆怅之情。而“孤云还绝巘”则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表达出诗人目送友人离去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临别时的场景,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珍惜当下、珍视友情的美好情怀。
蜡笔小新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为唐代诗人钱起所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钱起正在长安求学。在这段时间里,钱起结识了众多文人墨客,其中与王维的交情尤为深厚。 在这个时期,唐朝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作为唐朝两大诗人的钱起和王维,他们时常在春夜竹亭聚会,切磋诗文。然而,人生总有别离时,当得知王维即将离京赴任,钱起写下了这首赠别之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深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蜡笔小新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