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

标题包含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
我诗浅短子贡墙,众目俯视无留藏。 句中有眼黄别驾,洗涤烦热生清凉。 人言我语胜黄语,扶竖夜燎齐朝光。 三年不见万里外,安得奋身置汝傍。 迩来诸子复秀发,曾未几见加端章。 剩欲摧藏让头角,岂是有意群儿伤。 於人无怨我何憾,爱者尚众犹吾乡。 平生不自解嘲诮,祸来亦复非周防。 我衰气索不自振,正赖好语能恢张。 诗家小魏新有声,旧传秀句西里黄。 後生学行阙师友,临路不进空回遑。 看君事业青云上,听渠螟蟘生膏肓。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年-1102年),字无己,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 陈师道出身书香门第,其父陈希亮曾任太学博士。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赋见长。宋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的诗才短浅如子贡之墙,众人看低并无保存。 诗句中的眼睛是黄色的别驾,可以洗去烦恼带来清凉。 人们都说我的语言比黄语好,就像夜晚的火炬一样明亮。 三年的时间未见你在万里之外,怎么能让我靠近你呢? 近来许多学子又焕发了光彩,但并未见到他们的真实面貌。 我想要退让让他们崭露头角,并不是有意伤害他们。 我对人没有怨恨我有什么遗憾,喜欢我的人还很多如同故乡。 平时不自己解开嘲笑和讥讽,祸患来临也并非是我的防备。 我衰老无力不能自己振作,正好依靠好的言语来提振精神。 诗人小魏有了新的声望,过去有传闻说他的诗句很好。 年轻人学习没有老师引导,在路上徘徊不前。 看到你的事业在青云之上,听任那些小人滋生。
去完善
释义
1. "子贡墙":子贡,即孔子的弟子端木赐,这里的"子贡墙"指的是学问之墙,这里用"我诗浅短子贡墙"形容自己的诗才薄弱。 2. "俯视":表示从高处往下看,这里用来形容众人的轻视。 3. "黄别驾":指的是诗人魏衍,因其曾任通判,相当于古代的别驾从事史,所以称之为"黄别驾"。 4. "洗涤烦热生清凉":通过诗句的赞美,表达对魏衍诗歌清新凉爽的感受。 5. "扶竖夜燎齐朝光":"扶竖"指扶持、树立,"夜燎"指夜间的照明火把,"朝光"指早上的阳光。这句诗意思是魏衍的诗句像照明火把一样把诗的意境照亮,使之更加鲜明生动。 6. "迩来诸子复秀发":"迩来"是近来之意,"诸子"指其他文人,"秀发"是指表现出色。这句是说近来其他的文人也在诗文方面表现出优秀才能。 7. "曾未几见加端章":"曾未"是没有的意思,"几见"是不久看到,"加端章"是加上光彩。这句是说自己与其他文人的差距并不大,很快就能迎头赶上。 8. "剩欲摧藏让头角":"剩欲"是只想的意思,"摧藏"是指压抑才华,"头角"是指才情。这句是说自己只想谦虚礼让,不愿与人争强斗胜。 9. "爱者尚众犹吾乡":"爱者"是指喜欢自己作品的人,"尚众"是还很多的意思,"吾乡"是指故乡。这句是说支持自己的人还有很多,就像在自己的故乡一样感到温暖。 10. "平生不自解嘲诮":"平生"是一生的意思,"解嘲"是自我解嘲,"诮"是责怪。这句诗是说自己这一生都不会因为别人的嘲笑而责怪自己。 11. "祸来亦复非周防":"祸来"是灾祸来临,"周防"是周全防备。这句诗是说即使有灾祸降临,也不是自己事先能够预防的。 12. "我衰气索不自振":"衰"是衰老的意思,"气索"是气息微弱,"自振"是自己振作。这句是说随着年岁的增长,自己的精力已经不似年轻时那样旺盛。 13. "正赖好语能恢张":"正赖"是正好需要,"好语"是鼓励的话语,"恢张"是恢复生机。这句是说自己的精神力量正好需要他人的鼓励来激发。 14. "诗家小魏新有声":"诗家"是对诗人称呼的前缀,"小魏"是指魏衍,"新有声"是指魏衍在诗坛崭露头角,发出了新的声音。 15. "旧传秀句西里黄":"旧传"是过去流传,"秀句"是优秀的诗句,"西里黄"是指诗人黄预,这里的意思是过去就流传着黄预的优秀诗句。 16. "後生学行阙师友":"後生"是指年轻的学者,"学行"是学习行为,"阙师友"是缺少老师和朋友的帮助。这句诗是说年轻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力的引导和支持。 17. "临路不进空回遑":"临路"是临近道路,"不进"是不能前进,"空回遑"是无处安放的心情。这句诗是说年轻学者在求知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无法前进,心中充满了困惑和不安。 18. "看君事业青云上":"看君"是看你的意思,"事业"是指文学创作,"青云"是指高远的地方。这句诗是期待魏衍的文学创作能够达到极高的成就。 19. "听渠螟蟘生膏肓":"听渠"是任其发展的意思,"螟蟘"是指害虫,"膏肓"是指身体要害部位。这句诗是提醒魏衍要防范不良的影响,防止它们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是陈师道对他的友人兼诗友魏衍和黄预的勉励与期许。首先诗人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诗才略逊一筹,就如子贡之墙,虽略高却仍须仰视,但这种谦虚并非是真实的自我评价,更多的像是一种文人特有的自嘲和幽默。接着他以黄预的诗歌为“洗涤烦热生清凉”,赞美了黄预诗歌所带来的清新感受,并表达了“人言我语胜黄语”的自得感。接下来的诗行中,诗人更表达出对魏衍和黄预的思念与渴望相聚的情感,同时也表明他对于诗艺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自身才华的信心。最后,诗人用“诗家小魏新有声,旧传秀句西里黄。後生学行阙师友,临路不进空回遑”,再一次强调了魏衍和黄预在诗歌上的成就,以及对年轻一代诗人的期许和鼓舞。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充满了文人的自信、自豪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魏衍黄预勉余作诗》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正值陈师道在汴京任国子监教授时期。 在这个时期,陈师道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依靠母亲抚养长大。成年后,他勤奋好学,终以博学多才闻名于士林。然而,尽管才华横溢,他却屡次科举不第,直到四十四岁才得到皇帝的召见和任命。在担任国子监教授期间,陈师道致力于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学子。 当时,北宋社会正处于承平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歌创作,追求个性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陈师道受此影响,在教学之余,不忘自己的文学创作。这首诗便是他在这一时期与朋友共勉之作,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