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章友直
人生何足贵,贵在天资秀。
譬如沙石间,金玉岂常有。
有才不善用,多为淫邪诱。
嗟哉栋梁材,往往厄樵手。
章子吾不识,美在众人口。
如何材艺多,四十无所守。
所守者何为,非贵亦非富。
古今圣与贤,历历垂星斗。
景行苟有成,进退无一缪。
不能功天下,尚可名身后。
百年随飘风,白髪勇未鬭。
良时且不反,饮恨唯尸柩。
无谓学已足,大海难掬漱。
无谓过可文,希珍尚磨垢。
智者当自知,既往诚何咎。
西子蒙不洁,见者掩鼻走。
恶人幸斋戒,上帝必孚祐。
相如窃妻逃,犊鼻从沽酒。
一朝赋上林,在汉为称首。
努力念前哲,吾言非子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人生不必求高贵,重要的是天生的才华。
就像沙石中,难以找到金子和玉石。
有了才能却不用善,往往会受到恶的诱惑。
唉,这些栋梁之材,常被砍柴之人困住。
我对章子不了解,但他的美好却被众人称赞。
为何他才华横溢,却四十仍未确定方向?
他坚守的是什么,既不求名利也不求富贵。
古往今来那些圣人和贤者,如璀璨星辰永不磨灭。
他们的人生之路无懈可击,无法为世界做出大贡献,也至少可以留下名声。
即使岁月匆匆,白发苍苍,也从未放弃奋斗。
可惜时光不再,留下的只有遗憾和失望。
不要以为学问足够了,大海都无法完全舀干。
不要认为文笔好就足够,珍贵的东西仍需磨砺。
聪明的人应当清楚自己,过去的经历有什么可责怪的呢?
像西施一样完美的人也会被人嫌弃,心怀恶念的人若真心悔改,上帝会庇佑他。
比如司马相如为了妻子不惜一切,最终成为汉朝文学的领军人物。
请牢记前人的智慧,我的话不是对你无理取闹。
去完善
释义
《寄章友直》注释:
1. 章子:指章友直。
2. 材艺:才能技艺。
3. 厄樵手:被砍柴的人阻碍。这里喻指人才不被重用。
4. 星斗:星辰。这里喻指历代圣贤。
5. 景行:光明正大的行为。
6. 无一缪:没有一丝差错。
7. 垂:流传。
8. 白髪勇未鬭:虽然年纪已老,但仍勇往直前。
9. 良时:美好的时光。
10. 饮恨:抱恨含冤。
11. 尸柩:尸体。
12. 大海难掬漱:大海之水难以捧起。这里喻指学问无穷无尽。
13. 过可文:过失可以掩盖。
14. 希珍:稀有的宝物。
15. 智者当自知:聪明的人应当有自知之明。
16. 西子:西施。
17. 蒙不洁:受到污辱。
18. 上帝必孚祐:天意一定会保佑那些清白的人。
19. 相如窃妻逃:指汉代司马相如私奔娶妻之事。
20. 犊鼻:牛鼻,指粗布衣服。
21. 沽酒:买酒。
22. 上林赋: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
23. 在汉为称首:在汉代被誉为第一名。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诗歌。诗人认为人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内在的才学和品质。他用沙石中的金玉比喻人才,提醒我们珍惜并善用自身的天赋。同时,诗人也批评了一些人因为放纵自己的欲望而导致才华无法施展,就像好的木材却被樵夫砍倒一样令人惋惜。
诗人表达了对章友直的期望,希望他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要随波逐流。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成就一番事业,即使不能功成名就,也可以得到后世的赞誉。他劝勉章友直要抓住人生的机遇,不要等到白发苍苍的时候再后悔莫及。
此外,诗人还提醒我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要因为已有的学问而满足,应该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他还以一些历史人物为例,说明善恶报应、命运无常的道理,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做好自己的选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章友直》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人、教育家李觏(1009-1059)于1040年左右创作的。当时李觏正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他后来转向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生,为北宋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段时间里,李觏接触到了许多民间的疾苦,对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官僚腐败深感痛心。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世界的现状。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寄章友直》一诗中,李觏表达了他对朋友章友直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示了李觏的文学才华和人文精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