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元晦方广版屋

标题包含
和元晦方广版屋
葺盖非陶埴,年深自碧差。 如何乱心曲,不忍诵秦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1203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修复并非陶制,岁月长久自然呈碧色。 为何扰乱内心,无法忍受朗诵秦朝诗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方广:这里指佛教经书。 2. 版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 3. 葺盖:修缮房屋。 4. 陶埴:古代制瓦技术。 5. 年深:年代久远。 6. 自碧差:形容房屋逐渐老化变绿。 7. 如何:为何,为什么。 8. 乱心曲:扰乱心绪。 9. 不忍:难以忍受。 10. 秦诗:此处指《阿房宫赋》中描述秦始皇修建宫殿的诗歌。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和元晦方广版屋》中,张栻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方广版屋的景色。起句“葺盖非陶埴”写出版屋并非出自陶匠之手,而是岁月久远的痕迹。次句“年深自碧差”则形象地表达了版屋历经风雨,颜色渐变的景象。而接下来的两句“如何乱心曲,不忍诵秦诗。”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感叹于历史的沧桑变化,使得自己无法平静地朗诵诗篇。整首诗通过对方广版屋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元晦方广版屋》是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张栻的一首古风诗。此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公元1195年前后),这一时期正处于南宋晚期,国家内外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张栻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被罢黜在家,他深感时事忧虑,借这首诗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 在此背景下,张栻以元晦(即朱熹)的原作《方广版屋》为引,创作了这首《和元晦方广版屋》。诗中以方广版屋这一古老建筑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的敬仰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然而,尽管时局艰难,张栻依然坚定地相信传统文化的力量,坚信民众的智慧和力量能够战胜困难,使国家振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