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一

标题包含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一
马前山色入吟鞭,马上行人思涌泉。 枫落吴江何足道,好诗今拟谢临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马前的山色映入挥舞的鞭子之间,骑马的人不禁思念起泉涌般的诗意。吴江的枫叶飘落不算什么,现在我就要写出像谢临川那样美丽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即和韵,指以原作的韵律为约束而创作新的诗篇。 2. 郭思得:作者的朋友,可能是有才华的文人墨客。 3. 归德铺:古代地名,具体地点未详。 4. 马前山色:指骑马前行时沿途所见到的自然风光。 5. 吟鞭:诗人用以鞭笞自己的诗句,象征创作的工具。 6. 涌泉:比喻才思敏捷。 7. 枫落吴江:此处借用古人对秋日枫叶落尽的感慨。 8. 何足道:不值得谈论。 9. 谢临川:南朝文学家谢灵运,字临川。这里用谢临川代表擅长诗歌创作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前行时的所见所思。开篇两句“马前山色入吟鞭,马上行人思涌泉”,展现了自然风光与诗人情感的交融。第一句描述了诗人马前的景色,宛如一幅山水画,而“吟鞭”一词则暗示了诗人即将吟咏赞美这美丽的风景。第二句中的“思涌泉”意味着诗人情感涌动,即将迸发为优美的诗句。 接下来的“枫落吴江何足道,好诗今拟谢临川”,则表达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人以“枫落吴江”这一著名景观为例,认为它并不值得过于关注,因为真正的美好在于创作出像谢灵运那样优美的诗篇。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和自然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敬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一》是宋代诗人吕颐浩的一首作品。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4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形势以及民族文化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和金朝的侵略政策使得南北之间的政治局势愈发紧张,民族矛盾尖锐。而吕颐浩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对这种时代背景有深刻体悟。 在这期间,吕颐浩的人生经历也颇有些曲折。他历任知县、知府等地方官员,后来还担任过宰相一职。然而,他却因政见不合而遭受排挤,几度被贬谪。这使得他在作品中透露出一股忧国忧民的情绪,以及对于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吕颐浩写作这首诗的时期,中原地区民族矛盾激化,战乱频仍,民生困苦。在这种背景下,吕颐浩写下这首诗来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众生活的关切。通过对郭思得人生际遇的描绘,吕颐浩暗示出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共同命运,反映出他们报国无门的无奈和壮志未酬的失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