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洞
我来叩石洞,崭绝何从登。
天开一间路,崖列两连屏。
有水泠泠来,委蛇贯中行。
五丁修磴道,引步若余迎。
昏暮坐危阁,萧飕风雨声。
不知身何许,似有通山灵。
晨兴穷所历,石转泉逾清。
绝顶一带垂,方诸函明泓。
想当春夏交,雪练输浮轻。
欲去重倚徙,拳石提蒲生。
归与置窗几,聊以志余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来到这个石窟,发现实在无法攀登上去。
突然间,一条天路出现在眼前,两边是悬崖峭壁如同屏幕一般。
听到水声潺潺而来,弯弯曲曲地穿过山路中间。
五壮士在山路上修建了台阶,引导我一步步前行。
黄昏时分坐在高阁上,风声雨声凄厉无比。
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方,似乎和这座山有了某种联系。
清晨起来,探索昨天走过的山路,泉水变得更加清澈。
山顶的悬崖像帘幕一样悬挂下来,下面有一个明亮的水池。
想象着春夏之交的时候,瀑布如同轻盈的绸缎从天而降。
我想离开这里却舍不得走,蹲下身抚摸地上的石头和刚发芽的蒲草。
回去之后,我会把这里的景色描绘出来,聊以慰藉我的心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石洞:这里指具体某地的一个景点。
2. 崭绝:高峻险要的地方。
3. 天开: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
4. 间路:小路。
5. 五丁: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能拉动巨石。
6. 磴道:登山的小径或石级。
7. 危阁:高耸的楼阁。
8. 萧飕:形容风声凄厉。
9. 通山灵:与山中神灵沟通。
10. 晨兴:早晨起来。
11. 石转泉逾清:形容泉水清澈。
12. 绝顶:山峰的最高处。
13. 方诸:古代方形盛水器,此处代指水池。
14. 函:包含,容纳。
15. 明泓:清澈的水。
16. 雪练输浮轻:比喻瀑布流动时的轻盈景象。
17. 拳石:小石头。
18. 提蒲生:摘取水草上的露水。
19. 归与:回家。
20. 置窗几:放置窗前几上。
21. 聊以志余情:暂时用来表达我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石洞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景色的赞美和感慨。诗人通过对石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石洞》是南宋诗人徐侨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19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和南宋并立的局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
徐侨,字子进,号东湖居士,浙江衢州人。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长大后,他成为了一名博学多才的文人,深受时人的敬重。然而,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复杂,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
在创作这首《游石洞》时,徐侨正遭逢人生低谷,他被贬到湖南的一处荒僻之地。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他却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乐趣。因此,这首诗既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也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石洞中的景色,他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