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湖

标题包含
西湖
群峦回照紫弥漫,坐揽湖光风不寒。 最惜傍栏凫鹭狎,往来不作眼生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群山环绕映照着紫色的霞光,坐在湖边欣赏风景微风不寒。 最喜欢靠在栏杆旁看着水鸟亲密地嬉闹,彼此之间从不陌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群峦:指的是周围起伏的山丘。 2. 回照:反射阳光。 3. 紫弥漫:紫色光彩弥漫。 4. 坐揽:坐着欣赏。 5. 湖光:指湖泊的光泽。 6. 不寒:感受不到寒冷。 7. 最惜:特别珍惜。 8. 傍栏:靠近栏杆。 9. 凫鹭:水鸟名,形状像鹤,腿部较短,能游泳。 10. 狎:亲近而不庄重。 11. 往来:不断出现。 12. 作眼:引人注意。 13. 生看:陌生地看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西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西湖美景时的感慨。首句“群峦回照紫弥漫”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群山环抱的西湖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片紫色的繁华景象。次句“坐揽湖光风不寒”则表现了诗人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湖面波光粼粼的美景,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温暖。接下来的两句“最惜傍栏凫鹭狎,往来不作眼生看”表达了诗人对于西湖边嬉戏的水鸟的喜爱之情,认为它们与人和谐相处,彼此之间不存在陌生感。全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宁静,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徐侨的《西湖》诗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诗篇。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江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治武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西湖的美丽风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 作者徐侨在南宋时期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文人墨客,他的人生际遇丰富多样。他曾历任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时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感。与此同时,他还受到过朝廷的嘉奖,担任过礼部尚书等要职。 在这个时期,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成为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西湖更是成为了文人墨客们竞相游历、吟咏的对象。西湖的美在于它的山水风光和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吸引了无数才子佳人的目光。在这样的背景下,徐侨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出了这首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