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作诗立春以诗并酒送滕知丞
羡君萧散脱尘□,别□□官自不卑。
判断湖山诗有按,追呼风月酒随司。
衙官宋玉供奔走,从事青州奉指麾。
惭我真成今俗吏,固应期会绝文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羡慕您的潇洒与超脱,告别了公务却一点也不显得卑微。
您在山水间找寻诗歌的依据,让风花雪月成为了酒的陪伴。
我们像宋玉一样为您服务,听从来自青州的指挥。
我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感到惭愧,确实应该断绝所有的繁文缛节。
去完善
释义
题目:《久不作诗立春以诗并酒送滕知丞》
作者:徐侨
首联:
1. 羡君萧散脱尘□:羡慕您能摆脱尘世纷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其中“萧散”表示超脱世俗,悠闲自在;“脱尘”则表示脱离尘世烦恼。
2. 别□□官自不卑:您虽然辞去了原来的职务,但气节并未因此而降低。其中的“别□□官”是指滕知丞辞去了原来的官职,这里的“□□”可能是指具体的官职名称。
颔联:
1. 判断湖山诗有按:您欣赏湖光山色时总是能寻找到诗句的灵感,这里的“判断”表示评定、欣赏之意;“湖山”则代指自然景色;“诗有按”是指出诗的时候有所依据,即根据自然景色的感受来作诗。
2. 追呼风月酒随司:在追寻风花雪月的过程中,美酒随时相伴。这里“追呼”表示追寻;“风月”代表美好的景致;“酒随司”是说饮酒伴随诗意。
颈联:
1. 衙官宋玉供奔走:您的诗篇就如同宋玉这样的官员般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颂。这里“衙官宋玉”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宋玉,他擅长辞赋,其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
2. 从事青州奉指麾:您在青州地区奉命行事,尽心尽力。这里的“从事青州”是指滕知丞在青州地区担任官员。
尾联:
1. 惭我真成今俗吏:我为自己未能像您那样超脱世俗,成为一个有才情的人而感到惭愧。这里的“俗吏”指的是普通的官员,与前面的“今俗吏”对应。
2. 固应期会绝文移:所以我应该停止那些繁文缛节的应酬,专心致志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里“固应”表示应该;“期会”指的是约定的聚会或应酬;“文移”是指公文的往来。
去完善
赏析
《久不作诗立春以诗并酒送滕知丞》赏析:
首联“羡君萧散脱尘□,别□□官自不卑”赞美了滕知丞的洒脱与不俗,即使身处闲职,也不自轻自贱。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滕知丞的钦佩之情。
颔联“判断湖山诗有按,追呼风月酒随司”描绘了滕知丞流连山水之间,以诗歌为志,饮酒作乐的生活场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滕知丞诗意生活的向往。
颈联“衙官宋玉供奔走,从事青州奉指麾”用典表明滕知丞的地位虽不高,但他仍然恪尽职守,为地方百姓尽心尽力。这一联突显了滕知丞的敬业精神。
尾联“惭我真成今俗吏,固应期会绝文移”表达了对自我的反省和自责。诗人认为自己在公务繁忙之余,难以专心致志地创作诗歌,辜负了文人的身份和使命。
全诗通过对滕知丞的赞美和对自我的反省,表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公务的责任担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久不作诗立春以诗并酒送滕知丞》是南宋文学家徐侨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8年左右,当时南宋王朝正面临着金国的侵略和内部纷争的困扰。
在这期间,徐侨的个人生活也不如意。他原本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在接连多次失败后,他开始对现实感到失望。然而,他的才华得到了当时一些官员的认可,因此他在官场中逐渐崭露头角。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由于长期的战乱和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民众生活困苦,国家经济衰退。同时,文人士大夫们也在寻求改革之道,试图挽救国家的颓势。在这种背景下,徐侨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爱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