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友

标题包含
寄友
我在越,君在吴,驰书邀我游西湖。 我还吴,君适越,遥隔三江共明月。 明月可望,佳人参差。 笑言何时,写我相思。 知君去扫严陵墓,祇把清尊酹黄土。 浮云茫茫江水深,感慨空劳吊今古。 孤山山下约陈实,联骑须来踏春色。 西湖千树花正繁,莫待东风吹雪积。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 鼓赵瑟,弹秦筝,与君沈醉不用醒。 人生行乐耳,何必千秋万岁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在越地,你在吴地,传来书信邀请我去游览西湖。 我回到吴地时,你却去了越地,我们隔着三江相望共赏明月。 月亮可以看得到,而你却迟迟不来。 笑着说什么时候才能见面,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知道你前去拜谒严陵墓,只能用这清澈的酒敬献给他那已化为尘土的生命。 云朵飘渺,江水平静深远,只有感叹白白浪费时间悼念古今。 在孤山脚下约定好陈实,骑马一起欣赏春天的景色。 西湖岸边千树繁花正盛,不要等到春风吹落雪花再行动。 备好美酒,置办美食。 击打赵瑟,弹奏秦筝,与你沉醉其中不再清醒。 人生就是要享受快乐时光,又何必追求千古留名呢?
去完善
释义
1. "越":指古代的越国,即现在的浙江省一带; 2. "吴":指古代的吴国,即现在的江苏省一带; 3.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 4. "三江":一般指南江、北江和东江; 5. "严陵墓":又称严子陵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城街道琴山社区; 6. "孤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名胜古迹; 7. "陈实":东晋时人,善谈鬼神之事; 8. "联骑":并马而行; 9. "有酒如渑":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意指美酒醇厚; 10. "有肉如陵":这里形容肉肥美; 11. "赵瑟":赵国所产的古乐器; 12. "秦筝":秦国所产的古乐器; 13. "千秋万岁名":寓意美名流传百世。
去完善
赏析
邓牧的《寄友》描绘了与朋友欢聚时光的美好回忆。诗歌开篇以“我在越,君在吴”作为引子,通过书信邀请对方同游西湖,表现了朋友间的亲密无间和深情厚谊。随后作者巧妙地运用“明月”、“三江”等自然景象,为诗增添了丰富的艺术效果。在描绘西湖美景的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作者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希望和朋友一起探访严陵墓,用清酒祭奠黄土地,感慨时光流逝及人生的无常。同时,他们还约定在孤山脚下相聚,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诗人提醒朋友不要错过西湖繁花盛开的季节,表达了珍惜当下时光的殷切期待。 在描写聚会场景时,邓牧使用了“有酒如渑,有肉如陵”这样的夸张手法,表达出豪放的狂欢气氛。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击鼓弹筝等活动,充分展现了两人共享欢乐的时光。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不必过分追求功名,强调应该尽情享受当下的快乐。 整体而言,邓牧的《寄友》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传达了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人物以及聚会活动的描述,本诗呈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友》是南宋诗人邓牧的一首五言诗,创作于公元1195年。此时正值南宋时期,政治腐败、外患频繁。 邓牧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科举失利,未能获得官职。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是在文学创作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对内实行苛政,对外妥协求和,使得国家陷入严重的危机。邓牧对此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唤起人们的警觉,改变现状。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的忠诚担当。 在《寄友》这首诗中,邓牧以抒发离情别绪为主题,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思念之情。他在诗中写道:“故人今何在?远水共长云。”这一句既是对朋友的深切怀念,也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使其成为邓牧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