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

标题包含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
南谷仙翁游八极,千山万山远相揖。 翩然一笑玄盖天,草木尘埃总湔涤。 晋人伏虎老空岩,秦代隠仙遗有声。 幸喜仙翁能好客,羽衣谈笑晚风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谷仙人在八荒遨游,无数山脉远远向他致敬。 轻盈一笑如同拨开天空的黑幕,草木与尘埃皆被洗涤一清。 有魏晋时期的僧人曾在空寂的山岩中降服猛虎,秦始皇时代隐世的仙人也曾留下过传说。 幸运的是,这位仙人体贴入微、热情好客,身着羽衣在微风轻拂的夜晚与大家谈笑风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洞霄:即洞霄宫,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是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第五洞天——金华洞天的所在地。 2. 邓牧:字牧心,号文涧,浙江杭州人,南宋末元初诗人。 3. 南谷:指杜南谷,生卒年不详,元代道士,曾任洞霄宫住持。 4. 八极:八方极远之地,这里泛指全国各地。 5. 相揖:互相行礼,表示敬意。 6. 翩然:轻盈飘逸的样子。 7. 玄盖天:天空中呈现出的黑色云彩。 8. 草木尘埃:指尘世的事物。 9. 湔涤:清洗,清除。 10. 晋人伏虎:晋人指陶渊明;伏虎比喻在乱世中保持高洁的品质。 11. 老空岩:指在空寂的山林中隐居。 12. 秦代隠仙:指秦始皇时期的隐逸仙人。 13. 遗有声:留下了名声。 14. 好客:热情款待客人。 15. 羽衣:道袍。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古诗以描绘游洞霄山及和杜南谷的场景为主线,借景抒情,展现了作者邓牧深厚的文学素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首联以南谷仙翁遨游八方之境,群山远距离行礼的景象开篇,既展示出作者的宏大视野,又寓意着作者崇尚自然的情操。颔联描绘了南谷仙翁飘逸地出现在尘世,如天外之音洗涤万物,展现了作者崇尚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人生境界。颈联则通过晋人伏虎与秦代隠仙的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仙翁的品行高洁以及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则以仙翁热情好客的形象收尾,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鲜活,也为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大德辛丑(1291年)六月六日,是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邓牧出游洞霄的日子。在这一天,邓牧与友人杜南谷一同游历了洞霄宫,并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 在这个时期,邓牧正值人生的中年阶段,他游历四方,探访名胜古迹,以文会友,这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怀。此外,邓牧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大事,他渴望以自己的学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元朝大德年间(1297-1307年),虽然元朝国力强盛,但在政治上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这也使邓牧更加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他在作品中对时政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