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题吴伯丰同荣堂

标题包含
寄题吴伯丰同荣堂
一气同流举切身,胡然于此限比邻。 直须静处工夫到,便觉闲中意思真。 心远独游千载上,客来共醉一樽醇。 寓形宇内皆生意,何但名园草木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家一起参与使彼此更加亲近,为什么在此处感到隔阂呢? 只需要安静地投入其中,便能领悟闲暇中的真谛。 内心宁静独自畅游千年,有客来访共同品尝美酒。 在天地间都有生命的气息,不只是园林里的草木生机盎然。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一气同流:指天地间阴阳二气的交互流通。这里用以比喻志同道合的人们。 2. 切身:关乎自身。 3. 胡然:为什么这样。 4. 限:限制,阻隔。 5. 比邻:邻居,这里指与自己的理念接近的人。 6. 静处:平静宁静的地方。 7. 工夫:功夫,修养的内涵。 8. 闲中:闲暇的时候。 9. 意思真:真诚的心意。 10. 心远:心境高远。 11. 独游:独自漫步。 12. 千载上:千年之前。 13. 客来:有客人到访。 14. 共醉:一起喝酒畅谈。 15. 一樽醇:一杯醇厚的美酒。 16. 寓形:形体寄托在世间。 17. 宇内:天下,整个宇宙空间。 18. 皆生意:都充满了生机活力。 19. 何但:不仅仅,非仅。 20. 名园:著名的园林。 21. 草木春:春天的草木。
去完善
赏析
《寄题吴伯丰同荣堂》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诗歌。诗人在此抒发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一气同流举切身”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相通的意境。“胡然于此限比邻”则是对这意念的深入探讨,意味著人们之间虽然可能存有距离,但却能感同身受。 接下来的两联是诗人对于心境与生活态度的表达:“直须静处工夫到,便觉闲中意思真”,这两句阐述的是宁静致远的道理,只有内心平静,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本质;而“心远独游千载上,客来共醉一樽醇”则是刻画了诗人和友人们共同分享的悠哉时光。诗人以“独游”和“共醉”来表达自己与他人心灵交流的渴望以及追求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末联“寓形宇内皆生意,何但名园草木春”,则将情感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寓形宇内皆生意”表达出生活在世界万物中的生命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园林里的花草树木。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生命哲学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境界、哲理和感情的处理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吴伯丰同荣堂》是南宋诗人陈文蔚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很多重大事件,如金朝攻陷汴京、南宋建立等。这种动荡的历史背景影响了当时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对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陈文蔚生活于这个时期,他曾任国子监主簿等职,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在他的一生中,他关注国家政治,关心民间疾苦,希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在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腐败现象严重,使他对现实感到失望。 在这种背景下,陈文蔚创作了《寄题吴伯丰同荣堂》。在这首诗中,他以吴伯丰的“同荣堂”为题,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荣辱的淡泊。他认为,人们应该摒弃名利之心,追求道德修养,共同创造一个繁荣和谐的社会。这种思想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反思,也体现了他们对个人价值的重新审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