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

标题包含
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
兀坐谁与邻,院古槐阴静。 美人东南来,共此炎夏永。 危衷慰孤清,羁迹不待屏。 十载怀愿见,一日良独幸。 开樽共有酌,当月免对影。 所讲根理致,坦然见心境。 诠评寖及诗,语我挈裘领。 云何方浩浩,遽尔中耿耿。 归理武夷棹,梦寐江南景。 吾曹贵晚节,莫辞霜露冷。 世事如予何,遗编且重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陈文蔚"的具体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的出现频率较低,或者您提供的信息不够详细。如果您能提供更多关于这位人物的信息(例如他的职业、年代等),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详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独自坐在静谧的古院落里,有谁与我相伴? 远方的美人来到这个炎热的地方,我们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夏日。 那些真挚的话语和孤独的旅行,并不需要回避什么。 十年的愿望得以实现,这幸运的一天让我倍感欣慰。 我们共同举杯,共享月色,无需对影成三人。 交谈间我们理解了彼此的心境,坦然地面对一切。 她向我讲解了诗歌的精髓,引领我领略了其中的奥妙。 谈论起未来的旅程,我们心中都有些忧虑。 希望我们能够在武夷山重聚,一起梦游江南的美景。 我们珍视晚年的品质,不怕风霜雨雪的寒冷。 世事变幻莫测,让我们整理心情,重新出发。
去完善
释义
1. 兀坐:独自静坐。兀,形容不动的样子。 2. 危衷:诚恳的态度。危,表示正直、恳切。 3. 羁迹:旅居异地。羁,停留。 4. 独幸:独自感到幸运。幸,欢喜,幸运。 5. 免对影:指饮酒时无人陪伴,只能对着影子。 6. 根理致:基本道理和内涵。致,指表达出来的东西。 7. 诠评:诠释评论。诠,阐述、解释。 8. 遽尔:突然之间。 9. 武夷棹:武夷山的船。棹,长柄的船桨,代指船。 10. 梦寐:梦中见到。 11. 吾曹:我们这些人。 12. 霜露冷:比喻处境艰难。 13. 遗编:前人留下的典籍。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了他们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兀坐谁与邻”、“美人东南来”等诗句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炎热的夏天。接下来,诗人通过“十载怀愿见”、“一日良独幸”等诗句,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和感慨。在“所讲根理致”、“云何方浩浩”等诗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道理的深入探讨,以及对世界的宽广视野。最后,诗人以“吾曹贵晚节”、“世事如予何”等诗句作为结尾,表达出他们在晚年时期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心。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深厚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彭漫者寄铅山诸友韵送彭归武夷》是南宋诗人陈文蔚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76年,即南宋淳熙三年。 在这一年里,陈文蔚辞官回乡,居住在铅山地区。在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众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其中包括彭漫者。彭漫者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与陈文蔚志同道合,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彭漫者决定离开铅山,返回故乡武夷。为了表达对好友离去的惋惜之情,陈文蔚创作了这首诗歌。 在这一时期,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内政方面,朝廷腐败严重,政治斗争激烈;在外交方面,金国对南宋的威胁日益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们普遍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感。陈文蔚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关注。在这首诗中,他以送别彭漫者为切入点,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