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以诗勉之
太祖皇帝龙飞初,君家枢密推日车。
一时事载太史笔,九庙画展功臣图。
昭陵取士极妙选,乃孙应诏从诸儒。
威如草木部刺史,屡进药石谏大夫。
谁知冷落百蛮里,忽见其后清而腴。
读书过眼似皎月,裁诗出手争秋蕖。
诸公力请举进士,骈四俪六子有余。
三经新义未改科,一代元老出此涂。
要令我才必有用,不忧此口无以糊。
他年上国与计偕,看日五色传天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太祖皇帝刚刚兴起的时候,你们家族中的枢密就像太阳的车轮一样推动着历史。这段事迹被太史记载,九庙中的画像展现了功臣的风采。在昭陵选拔人才的过程当中,您的孙子以才学脱颖而出,在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您的孙子作为地方官,他的威严如同草木一般,对于官员的建议总是诚恳接受,并从中吸取教训。谁又能想到,在一个遥远的地区,他会突然崛起,表现得既清正又优秀。他读过许多书,眼神明亮如同月亮;他的诗篇充满了才情,就如同秋天的荷花一样美丽。在他的努力下,大家一致推荐他参加科举考试,虽然考试的规则有所改变,但他依然用华丽的骈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一个时代的老前辈,他开始了自己的道路,坚信自己的才华终将得到发挥,从不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困苦。未来,他将会在国家的重要位置上发挥作用,就像太阳的五颜六色照耀着天空的道路。
去完善
释义
太祖皇帝龙飞初:指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
君家枢密推日车:君家的繁荣如同运转的太阳。枢密,中央政权机构。
一时事载太史笔:这件事被太史记录在案。太史,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编修史书、记载国家大事等。
九庙画展功臣图:九庙中的画作展示了功臣们的形象。九庙,古代天子宗庙,用来祭祀祖先。
昭陵取士极妙选:昭陵时期的选拔士人的方法非常巧妙。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乃孙应诏从诸儒:您的孙子应召参加科举考试。应诏,接受皇帝的诏令。诸儒,众多的文人学者。
威如草木部刺史:像刺史那样有威严的人,刺史是古代地方官员。
屡进药石谏大夫:多次向大臣进谏,为他们提供改正错误的方法。药石,药物,比喻纠正缺点错误的建议。
谁知冷落百蛮里:没想到在这个偏僻的地方。百蛮,代指偏远地区。
忽见其后清而腴:忽然发现您的后人才能出众。清而腴,形容才学出众。
读书过眼似皎月:读书如同欣赏明亮的月亮。皎月,明亮的月亮。
裁诗出手争秋蕖:写诗时文思泉涌,犹如秋天的荷花竞相开放。秋蕖,秋天的荷花。
诸公力请举进士:各位同仁竭力推荐您去参加科举考试。
骈四俪六子有余:您的文学才能足以应对科举考试。骈四俪六,指骈文和赋这两种古代文学形式,这里用来形容文学才华。
三经新义未改科:新的科举制度还没有改变。
一代元老出此涂:一位重要的元老级人物出自这个地方。元老,地位崇高的老人,这里用来形容重要的人物。
要令我才必有用:要让我的才华得到发挥。
不忧此口无以糊:不用担心生计问题。
他年上国与计偕:将来去京城参加考试。上国,指京城。计偕,汉代举荐人才的一种方式,这里用来形容进京参加考试。
看日五色传天衢:看到五色神光照亮天空。天衢,天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朱翌为鼓励楚真叟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所作。全诗共分八段,每段五句,形式整齐,韵律和谐。诗人通过对楚真叟家族历史的回顾,以及对楚真叟本人的赞美和期待,表达了对楚真叟参试的坚定信心。
第一段,诗人首先回顾了楚真叟家族的辉煌历史,提到在宋朝开国时期,其家族曾担任枢密院的职务,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段描绘了楚真叟家族的高贵地位和贡献,为其参加科举提供了充足的底气。
第二段至第四段,诗人继续通过对楚真叟家族的赞誉,表达了对楚真叟的期许。这三段分别提及了宋太宗取士时的盛况、楚真叟应诏参与科举以及楚真叟身后的名声,进一步强调了楚真叟的才华横溢及其家族的光彩照人。
第五段至第七段,诗人转而描述楚真叟自身的品质和才能。在这里,楚真叟被比作皎月般的读书人和秋日里的诗人才子,突出了其非凡的才学和人格魅力。同时,诗人还提到了诸公力劝楚真叟参加进士科举,表达了大家对楚真叟的深深期待。
最后一段,诗人寄语楚真叟:“要令我才必有用,不忧此口无以糊。”希望他能积极参与科举,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而不是担忧自己的生活来源问题。结尾处,诗人祝愿楚真叟有朝一日能够进入中央朝廷,展现出自己的才干,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以诗勉之》是宋代诗人朱翌的一首劝勉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2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朱翌生活在南宋的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许多文人士大夫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家的重要官员。因此,朱翌的朋友和同事们都鼓励他参加进士考试,以求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
然而,朱翌并不喜欢这种世俗的追求,他更喜欢过一种恬静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以楚真叟的形象自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科举考试,而在于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总的来说,《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以诗勉之》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社会风气的特点。虽然朱翌并未参加进士考试,但他的诗篇却成为了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