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斯远及施仲益次章丘韵
其后凄然忍寄诗,寄之谁复读于斯。
章丘木落风月冷,手泽应须留与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之后内心惆怅难以言表,想要写诗寄托感情,却无人能够理解我的内心。
章丘的风月和落叶显得格外冷清,这份深厚的爱意应该传给我的孩子。
去完善
释义
1. 施仲益:南宋时人,韩淲的朋友;2. 忍寄诗:忍耐着把这首诗寄出去;3. 读于斯:在这地方阅读;4. 章丘:县名,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5. 木落:树叶飘落;6. 风月冷:指风光月色都显得寒冷;7. 手泽:手上润泽的水汽,这里比喻离别时的泪水;8. 留与儿:留给我的孩子们。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怀念之情和表达友谊珍视的诗。首先,作者提到“其后凄然忍寄诗”,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情绪,但他仍然选择寄出这首诗,传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接着,诗人以“寄之谁复读于斯”设问,暗示了这首诗可能难以引起他人的共鸣,从而强调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独特情感纽带。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章丘的秋天景色,如“木落”和“风月冷”,表达了对友人在外奔波辛劳的关心和担忧。最后,诗人用“手泽应须留与儿”收尾,表达了希望将这份深厚的友情传承下去的愿望,同时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无价。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使得诗篇深沉而又感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有怀斯远及施仲益次章丘韵》是南宋诗人韩淲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00年左右的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韩淲身处动荡不安的时局之中,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中原地区的战火不断。面对家国之悲,他渴望能如友人那样坚守气节,担起国家兴亡的重任。与此同时,他也感受到时光流逝,年华易老,心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此外,韩淲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还包括了当时的文人墨客对儒家思想的坚持以及士人阶层的道德担当。在这种氛围下,诗人把怀念友人的情感融入到诗中,通过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展现出其执着的爱国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