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漫歌八曲。故城东

标题包含
漫歌八曲。故城东
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 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元结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他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历任右金吾兵曹参军、监察御史等职。在安史之乱期间,元结组织义军抵抗叛军,保...查看更多
小梦Tube
去完善

译文
感叹旧居之东已荒废,曾经的田野里野草丛生。 将此情景告诉地方官员,他们鼓励我亲自去耕种。 我要作为耕种的领头人,随后跟从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现在又有谁还喜欢过去的故乡呢,我们都愿意选择城边的土地去耕种。
小梦Tube
去完善
释义
漫:随意的,不羁的; 惜:珍爱,珍惜; 故城:旧都或旧城; 东:方位名词,东边; 说:述说,阐述; 向:面向,向着; 县:行政区划单位,一县之长称为县大夫; 劝:劝说,劝导; 我:指代诗人自己; 为:是,成为; 近郭:靠近城市的地方; 田:田地,农田。
小梦Tube
去完善
赏析
《漫歌八曲·故城东》是一首田园诗,诗人元结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乡村景色和农耕生活。这首诗歌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漫惜故城东,良田野草生”中,“漫惜”是惋惜、留恋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东城的深情厚谊。同时,“良田野草生”展现了农村自然、宁静的景致,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图。 接下来的四句“说向县大夫,大夫劝我耕。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描述了诗人与县大夫交流的过程。在与县大夫谈论家乡的时候,县大夫劝说他亲自去耕种土地。这里的“耕者我为先,耕者相次焉”传达了诗人作为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牺牲精神。他率先垂范,带动了村民们相继投入劳作。 最后的两句“谁爱故城东,今为近郭田。”则道出了诗人的感慨:谁能不爱自己的故乡呢?如今,它已成为城郭附近的农田,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 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充分展示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小梦Tub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漫歌八曲。故城东》是唐代诗人元结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之间。这段时间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战乱使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 元结作为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深受战争的影响。在战乱期间,他曾组织义军抵抗叛军,保护家乡的民众。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玄宗在位时,虽然国家繁荣昌盛,但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安史之乱的发生使唐朝的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民生疾苦愈发凸显。这种社会现实为元结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得以用诗歌来反映民间的疾苦,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小梦Tub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