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寓怀
一承兑泽莅方州,八度春光照郡楼。好景几将官吏醉,
归去杜陵池阁在,只能欢笑不能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春光明媚的诗。第一句是说一年一度的好时光来到了各个地方。第二句是形容春天有八度的温暖照耀着每个角落。第三、四句描述了美丽的景色让官员们陶醉,大家快乐无比,无忧无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承兑泽:指皇恩赐予的好处。
2. 莅:到。
3. 方州:地方官员。
4. 八度:指经历了八个春天。
5. 春光照郡楼:春天的阳光照在城楼上。
6. 好景:美好的景色。
7. 官吏:这里的“官吏”指的是诗人自己。
8. 归去:回归故里。
9. 杜陵:地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古代著名文人杜甫的故乡。
10. 池阁:池塘边的楼阁,这里指诗人故居。
去完善
赏析
《春晚寓怀》是唐代诗人刘兼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情感真挚、意味深长,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作者的感慨。首联点明作者身处的环境,“一承兑泽莅方州”表达了作者受到朝廷信任而来到这个地区的喜悦心情,“八度春光照郡楼”则描述了春光中作者所居住的郡楼的美景。颔联通过“好景几将官吏醉”来表达官员们在美好的春光中尽享欢乐的情景,但同时也暗示出这其中可能存在的腐败现象。颈联则转为作者内心的忧虑,“归去杜陵池阁在”意味着无论作者走到哪里,心中的故乡始终如一,而这种情感无疑加深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忧虑。尾联中,“只能欢笑不能愁”更是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矛盾,他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寻求心灵的安宁。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又有对现实世界的忧虑,体现出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和高雅的艺术品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晚寓怀》是唐代诗人刘兼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战乱,因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刘兼的生活经历丰富,他的祖父是东汉名臣刘禹锡,父亲也是一名才子。然而到了唐朝末年,他见证了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不稳定,这也使他有了更多的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悲凉。
在《春晚寓怀》这首诗中,刘兼以春天的逝去比喻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他还抒发了对战乱之中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
总的来说,《春晚寓怀》这首诗展现了刘兼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关切,以及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