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曲
帘白明窗雪,风急寒威冽。欲起理冰弦,如凝指尖折。霜帏眠不稳,愁重肠千结。闲看腊梅梢,埋没清尘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白的窗帘映照着明亮的窗户,寒风凛冽。想要起身整理冰弦(乐器),手指却如同僵硬般弯曲。披着霜花的帷幔无法安稳入眠,忧愁沉重如同千结的肠子。闲暇时看看腊梅的枝头,它掩埋在尘埃之中,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白雪曲:古乐府曲名,原为描写琴曲的意境,这里则借指琴声。
2. 帘白明窗雪:指雪景中的明亮窗户。
3. 风急寒威冽:形容风雪交加的寒冷天气。
4. 冰弦:古代弹奏琴瑟等弦乐器的丝线,喻指弹奏。
5. 如凝指尖折:形容手指在严寒中僵硬难以弯曲。
6. 霜帏:指帐幕或帷幔上的霜痕。
7. 腊梅梢:指梅花盛开之时。
去完善
赏析
《白雪曲》这首词描绘了冬日严寒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哀愁。上阕写窗外白雪飘飞,寒风凛冽,试图弹奏一曲以解忧思,但手指僵硬无法顺利演奏。下阕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忧愁和孤独,睡眠不安稳,心中郁结难以排解,只能无聊地看那被白雪覆盖的腊梅树梢,感叹其落寞与沉寂。整首词展现出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雪曲》是南宋诗人张玉娘所作。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约公元1279年前后。在那时,南宋王朝已经衰落,面临着金、蒙古等外族的侵略压力,社会动荡不安。
在个人生活方面,张玉娘在当时生活在一个书香世家。她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诗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然而,在那个战乱频繁的年代,她的生活并不平静。她曾经历过丧父之痛,也曾亲眼目睹国家山河破碎的惨状,这些都使她的内心充满了哀愁和忧虑。
从时代背景来看,南宋末年是一个民族矛盾尖锐、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金国、蒙古等国家对南宋的侵略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与此同时,朝廷内部腐朽无能,宦官当道,政治黑暗,民生疾苦。这些时代背景都为张玉娘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她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张玉娘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诗词歌赋,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她的诗歌既有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白雪曲》便是她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以白雪为主题,表达了她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战争与苦难的厌恶。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