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送王腾叔
交情早已有何蕃,为我扬声梁楚间。
秋暮姑苏身自到,春来行李处犹难。
十年为客思亲切,一第从人奏凯还。
莫笑衰翁频镊鬓,雕虫更拟入贤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其实我很早就跟何蕃有了交情,他在长江沿岸和中原一带给我帮了不少忙。那年秋天在苏州,我亲自去见他,虽然时值晚秋,但我在那的心情却如春天般温暖。没过多久我又去了别的地方,一年四季都在四处奔波。这段时间过去了十年,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感觉特别的亲切。后来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官员,现在已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家乡。朋友们不要笑话我这老头的头发又白了许多,这是人生的历练,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去接受更多挑战。
去完善
释义
1. 交情:指诗人与王腾叔之间的友情。
2. 何蕃: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之一。
3. 扬声:宣扬名声。
4. 梁楚:古代两个地方的名字,这里用来代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5. 秋暮:秋天的末尾。
6. 姑苏:江苏苏州市的古称。
7. 行李:出门时携带的包裹或者物品。
8. 一第: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称谓,表示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
9. 奏凯:在比赛中获得胜利。
10. 衰翁:年老体衰的男子,这里诗人自嘲。
11. 镊鬓:用镊子拔除白发。
12. 雕虫:比喻写作技艺。
13. 贤关:旧时对科举考试的雅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藻写给他的朋友王腾叔的送别诗。首联提到两人早已有了深厚的交情,而王腾叔也一直在为他宣扬名声;颔联描述了两人分别在秋天和春天时的处境;颈联则表达了王腾叔在官场上的成就和他对他们的思念;尾联则通过描绘自己的形象,表达了对王腾叔离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整首诗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离别的不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平江送王腾叔》是南宋诗人陈藻所作,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从诗中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可能是在陈藻中年时期的作品。
在这个时期,陈藻虽然才华横溢,但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和重用。他曾在科举考试中多次落第,使得他的仕途之路颇为坎坷。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也使他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
在南宋时期,由于政治腐败、外敌入侵等原因,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江南地区尤其是苏州一带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而平江(今江苏苏州市)作为江南重镇,更是深受其害。
在这种情况下,陈藻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国家和百姓的苦难深感痛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藻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以及他对正义和良知的坚守。
去完善